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因素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外语/二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学习者的情感障碍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低情感障碍教学实践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中职学校低情感障碍英语教学研究极为鲜见。本文以甘肃煤炭工业学校为例,经过一学年的实验,以验证是否可以通过降低中职学生的情感障碍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甘肃中职教育现状及甘肃煤炭工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情感障碍以及相关重要术语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情感以及情感障碍在外语学习中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埃里克森(Erik Erikson)、马斯洛(Abraham Maslow)、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的人本主义教学方法以及克拉申(S.B.Krashen)的语言监控模式中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 论文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本项研究中的假设、被试对象及其抽样方法、测量工具、操作步骤、低情感障碍教学策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及相关结论。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班后测阅读成绩分三个层次:高分组、中间组和低分组。各组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进行前、中、后测阅读成绩比较、情感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比较,最后分析讨论实验班各组与控制班相应组之间情感障碍的变化与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高分组学生阅读成绩几乎不受情感障碍的影响;2)随着情感障碍的降低,中间组学生的阅读成绩显著提高;3)低分组学生的阅读成绩也几乎没有随情感障碍的降低而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与讨论,本文第五部分得出以下结论:降低情感障碍可以提高那些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存在严重情感障碍的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本文第六部分讨论以上结论与本项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本项研究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和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