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基于生成虚拟轨迹的隐私保护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信息服务也得到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面对隐私泄露问题,出现了隐私保护相关的研究。现有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主要是假轨迹法,假轨迹中隐匿区域是以查询用户为核心,并且在假轨迹的生成中选用的虚假轨迹多为虚拟不存在的用户,因此轨迹保护方法在虚拟位置点生成、匿名区域构建和轨迹相似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挑战:(1)轨迹隐私保护中,为了在当前位置有足够多的用户发送消息和满足K-匿名原则,需要生成虚拟位置点,但虚拟位置点的位置和信息特征与真实用户不相符,起不到到混淆攻击者的目的;(2)构建匿名区域是隐私保护的重要方法,但匿名区域的中心为真实信息请求用户,或者匿名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差较大,攻击者通过一些背景知识,请求信息容易泄露;(3)轨迹的保护效率与轨迹相似度是成正比的,假轨迹在方向上和行进速度等方面的与真实轨迹不相同,即使构建多条假轨迹,隐私保护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研究针对以上的轨迹隐私保护中虚拟位置点、匿名区域和轨迹相似度方面进行了研究学习,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方法如下:(1)针对以用户为核心的匿名区域,本文提出基于线圆心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Line Center to Construct Trajectory,LTC)。定义使其避免匿名区域中心为真实用户。在匿名区域方面,本文的算法是以查询用户和协作用户共同确定K-匿名圆形匿名区域。在假轨迹的生成方面,本文使用协作用户生成虚拟区域进而生成更有效的虚假轨迹。在分析假轨迹的匿名度以及开销的实验中,实验结果证明该轨迹隐私保护方法比已有的方法更加有效。(2)针对动态用户信息泄露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似用户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Similar User-generated False Trajectory,TFR-res)。该方法主要是依靠寻找相似用户,提出使用波动距离与波动角度的方法生成相似位置点代替真实用户发送消息,并且通过提出的SMTA(Similar User Mixed Trajectory)方法构建混合轨迹,由于该轨迹中不存在信息请求用户,达到了预期的隐私保护结果。通过使用真实数据对TFR-res方法实现,证明提出的方法对轨迹隐私保护匿名度平均具有高效率。(3)本文针对假轨迹中虚拟位置点与用户所在位置、真实用户轨迹与假轨迹不相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热力图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Historical Users Information Track,IR-TRK)。该方法引入了 IR-热力图的概念,通过对以往历史数据,划分热力等级,寻找与真实用户相同环境的区域块生成虚拟位置点,再通过轨迹相似度问题生成与真实用户相似的假轨迹。经过本文的实验证明,本文的方法在保护隐私方面具有相对有效性。
其他文献
重力梯度仪在能源勘探、航空、地形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探测地球的先进手段之一。本论文针对多张量分量重力梯度仪仿真系统开展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学位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无污染、能量转化率高、燃料来源广、存储和运输方便的绿色能源技术,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促进醇类燃料电池的商业
植物表皮蜡质构成了植物地上器官的疏水层,是保护植物免受机械损伤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对环境胁迫十分敏感,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结构组成和含量来抵御外界环境的胁迫,对
生物地球化学工具对于研究海洋有机物循环、转运,海洋古环境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调节全球气候,控制海洋有机物和能量转化,影响人类生活等方面产
抗滑桩是穿透滑体嵌入稳定岩层的桩柱,它依靠土拱效应阻挡边坡滑体产生的下滑推力以达到抗滑目的,因具有土方量小、造价低、抗滑效果好、施工便捷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工程中。但目前对抗滑桩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尤其是在边坡抗滑桩加固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抗滑桩的参数优化方面尚不全面、系统和深入,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在验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影响边坡抗滑桩的多种因素角度切入,采用室内
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是由生物质纤维和塑料树脂两大组分经过高分子界面改性,通过挤出、注射及模压等成型工艺制成的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具有木材
巷道的开挖与支护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不同的开挖强度、开挖速度、开挖方式、开挖工艺、支护时机、支护参数,导致了不同的围岩变化规律和不同的围岩损伤程度。围岩的损伤变形与
神经干细胞(NSCs)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一种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能的特性,能在成年大脑中和哺乳动物胚胎分离。研究发现,成年哺乳类CNS侧脑室的室下区和
尼古丁是烟草类植物体内主要的天然生物碱,对人体和环境有严重危害。采用传统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耗时长,效率低,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降解尼古丁效率高,环保。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