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作为文学经典,这部著作已在异国文化里广为流传,到现在已有十几种语言文字的译本。而迄今最完整且被译界广泛推崇的是两个全译本: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翻译的(以下简称杨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以下简称霍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对《红楼梦》其英译本的研究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便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对比和评析居多,但深入全面地探讨影响两个译本不同的因素,尤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及文化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比较少,尚处在发展阶段。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全译本研究的成果,以《红楼梦》原著及杨、霍两个全译本为蓝本,从跨文化交际及文化翻译的角度,选取两个译本中具有文化内容翻译代表性的例子,对两个全译本进行探索性的比较研究,分析其译作者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对比和分析影响两个译本产生不同的因素。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重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及其英译本。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介绍本文的理论支持和《红楼梦》英译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从译者、译者的翻译思想及译者的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第四部分从服饰、饮食、宗教和诗学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两个译本关于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分析了两位译者的翻译思想等。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对比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意识及文化翻译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以期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