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位下汉字与面孔识别的视知觉特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词识别和面孔识别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探讨二者是否存在不同的加工模块和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了不同方位下汉字与面孔识别的视知觉特征。被试者为16名右利手健康大学生,刺激材料为具有不同方位(正立、倒置、镜像和倒置镜像)的独体单字汉词和成人中性面孔,等概率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对正立和倒置的刺激分别按不同的键(不管其镜像),记录64导脑电。结果如下:(1)在正立方位下,汉字和面孔诱发的N170和LPC存在差异。面孔较之汉字诱发了更大的N170波幅,说明人类视觉系统早在130~170ms就能将面孔与汉字区分开来;另外,在此分类过程中,面孔表现出右脑优势,汉字不存在半球差异。在300~600ms时间窗口,面孔较之汉字诱发的LPC平均波幅更高,表明刺激分类等初级加工一直持续到晚期加工阶段。(2)在倒置方位下,面孔只在早期知觉加工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方位效应,较之正立面孔,倒置面孔的P100波幅增大,N170潜伏期延迟,波幅明显增高,说明倒置破坏了面孔的早期知觉加工;汉字只在晚期加工阶段受到了倒置的影响,倒置汉字在300~600ms时间窗口下LPC平均波幅明显负向漂移,提示倒置汉字的识别与心理旋转有关。(3)在镜像方位下,汉字在早期知觉加工阶段和晚期加工阶段均显示出明显的镜像效应。较之正立汉字,镜像汉字的P100波幅增高,N170潜伏期延迟,波幅显著降低,说明镜像损害了汉字的早期知觉加工。同时镜像汉字在300~500ms时间窗口下LPC波幅明显负向漂移,反映了与倒置汉字相似的加工过程;但是在700~800ms时间窗口反转分离,提示倒置与镜像加工存在差异。而面孔的识别不受镜像方位的影响。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语言本应该是促使学生向上、向善的,然而在现今的教育实践中,语言暴力对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伤害。学生阶段是个体一生中最基础时期,学生的人生观、性格、品德等都是在学生
关中大地是秦岭和黄土高原怀抱之中一片肥沃的土地。东西长4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曾是我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京畿重地
学位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技术,建立安静和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图谱,初步筛选出对运动应激具有重要意义的心室肌目标蛋白质,从蛋白质组学定量
社会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许多领域产生影响。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等会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但是,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社会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