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可以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也可以为企业的稳步成长提供坚实依托。因此,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国家一直是我国发展的目标。而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对产品、技术或制度的研发投入(即创新投资)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还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提高企业创新投资的方法就非常必要。而企业为创新活动融资时,在内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借用外部资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高额的外部资金成本一旦超过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承受能力,企业的的外部融资活动就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投资创新活动风险高、回报不确定性强,债权人(即资金供给者)在投资时都较为谨慎,轻易不会借出资金。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使得企业的负债融资比重较高时,企业更难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导致企业的创新活动难以开展。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公司治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都有独特的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本身就意味着高水平的公司治理,而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又意味着企业内部管理有序、信息的上传下达通顺流畅、对各级管理层的监督切实有效,有利于督促管理层积极履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向外界释放企业有能力进行创新投资并且该项投资的风险较低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升了债权人对投资创新项目的信心,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最终可以实现提高企业创新投资强度的目标。本文通过研究2012-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第一,企业的创新投资与负债融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企业的负债融资水平较高时,企业会承担较高的还本付息压力,不利于企业进行新一轮的负债融资,从而会受到资金的强力约束,无法开展研发活动,体现为创新投资水平较低,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第二,创新投资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内部控制代表了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促使管理层积极履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第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负债融资对创新投资的约束作用。因为良好的内部控制既代表着企业盈利能力强,投资风险低,又代表着信息透明度高,在这种控制环境下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债权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本文创新性地将内部控制质量引入了负债融资与创新投资的关系中,既丰富了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又拓宽了缓解负债融资对创新活动约束作用的渠道。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增加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投资、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水平。(2)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3)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