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习惯法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与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的规范,它一般靠盟誓约定等方式来调整个人之间以及部落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达到维护藏区社会秩序的目的。藏族习惯法是以部落为其组织基础的,部落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使得习惯法各有不同。藏族习惯法中既有藏民族宗教习俗的成分,又有吐蕃王朝和西藏地方政权律令的内容,还包括历代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政令的内容。藏族习惯法虽然建立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但内容丰富,体系也比较完备,在藏族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系藏区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的重要法律依据。孕育、生成藏族习惯法的区域是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藏族习惯法的传承与发展还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由于藏民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所以,藏族习惯法作为调整藏区生产、生活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利工具,已成为藏族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到了今天,不管是从藏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藏区的经济状况、藏族伦理道德、藏区法律资源的供给等来看,藏族习惯法仍有存在之依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藏族习惯法有逐步扩张的趋势。正是因为藏族习惯法与藏族同胞血肉相联的独特性,决定了藏族习惯法与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藏族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藏区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然而,只有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本质相一致时,该传统文化才会成为这一时代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才会被人们所认同和保护,否则,难以根植于这一时代的文化之中。而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的逐步开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藏族习惯法的一些规范与国家法的本质是不相一致的。因此,加快藏族习惯法的转型,已成为构建藏区和谐社会的关键。同时,法律既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是成文法还是习惯法,都应随历史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历史作为遗产,它的价值不是使现代人回到历史中去,而是为现代人开创新的历史提供营养和动力。本文将藏族习惯法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进行研究,文章不仅探讨了藏族习惯法的含义、藏族习惯法的渊源、藏族习惯法的内容、藏族习惯法的传统特征及早期的作用、藏族习惯法的现实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藏族习惯法转型的动因、目标及途径。本文认为,藏族习惯法转型的根本途径是型塑藏区市民社会、发展藏区市场经济;藏族习惯法转型的重要途径是弘扬、重建藏族道德,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藏族习惯法转型的现实途径是充分利用藏族习惯法资源,完善民族自治立法、加强人民调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