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基稀磁半导体的结构和磁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nO半导体中引入磁性过渡金属元素Co,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揭示出稀磁半导体中铁磁性的起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稀磁半导体的研究概况和物理特性,简要概述了稀磁半导体ZnO半导体的晶体结构、能隙、缺陷等基本性质,最后提出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介绍了样品结构的两个表征方法: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并对磁性测量仪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原理做了简要的说明。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稀磁半导体的制备方法。为对样品制备工艺进行探索,分别用自燃烧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1-xCoxO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XRD)结果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制备出XRD表征的单相结构的样品,自燃烧法制备样品的磁性离子溶解限远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但溶胶-凝胶法制备样品的晶粒尺寸要大于自燃烧法制备的样品。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磁性测量表明,自燃烧法制备样品室温下,不具有铁磁性,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呈现出室温弱铁磁性。最后,为研究Zn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结构,本文采集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Zn: K边和Co:K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谱。 第四章对Zn1-xCoxO系列样品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数据拟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析表明:(1)所有样品均具有长程有序性;(2)随Co离子浓度的增加,Zn原子的局域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3)样品中没有Co金属团簇及CoO杂相存在,但在所有掺杂样品中均有Co3O4杂相形成,以浓度为0.05的样品中Co3O4杂相含量最高;(4)随着名义掺杂比的增加,实际掺入量也在增加,尤以浓度为0.07的样品掺入量最高,达到0.062。 第五章首先分析了样品的磁性质。得出如下结论:(1)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所有样品均具有室温弱铁磁性,样品的居里转变温(Tc)度高于室温;(2)随实际磁性离子掺入浓度的增加,较低掺杂比的三个样品(x=0.01、0.03、0.05)的饱和磁化强度随之增加,但对于较高掺杂比的样品(x=0.07),其饱和磁化强度却突然减小。与其它文献对比,采用O空位诱导F心铁磁交换作用和磁性离子间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样品的磁行为。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化合物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包含了丰富而奇异的物理性质,如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钴氧化物的高效热电效率等等。这些奇异的性质激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研
在光科学和光电子技术得到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具有优异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材料是一类令人注目且有重要应用潜力的新材料。双光子过程以其特有的光响应特性、非线性性质、三维处
固态量子自旋系统展现出奇特而又丰富的相变行为,人们对其在平衡态下的量子纠缠、量子关联及量子相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随着超冷量子气体和超快脉冲激光等
光学信息处理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并行性及装置简单等优点,并且信息可以被隐藏在诸如相位或空间频率等多种参数中,因此利用光学信息处理对光学图像进行安全加密是一种行之有
在基底上高度有序生长的ZnO纳米棒阵列用在短波激光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中,在提高器件性能方面有很广阔的前景,因而在固态基底上生长有序ZnO纳米棒阵列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中,我们将采用两步法在透明导电玻璃上原位生长有序ZnO纳米棒阵列薄膜。首先在透明导电玻璃上沉积一层ZnO纳米晶薄膜,作为晶种面,然后采用化学溶液法在晶种面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膜。通过研究ZnO纳米晶薄膜对ZnO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