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书写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期间数位中国现代作家因谋生、政治、旅行等不同原因而远渡东南亚。他们以这段东南亚生活经历为素材,以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形式创作出不少以东南亚为背景的中国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异域文学的一个小支流。  本文试图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为切入口,以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反映1911年至1949年期间的东南亚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书写做首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且借助其他学科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如历史学等),运用形象学、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究其作家塑造这一独特形象背后的因素和创作特点。  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中国人向东南亚移民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现代作家与东南亚的关系,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南下东南亚的缘由,在东南亚期间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创作东南亚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动机;第二章,从东南亚题材的文学作品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建构,包括“东南亚”的自然风景形象、多元民族文化的社会形象、殖民者统治下的社会形象以及本土居民和华人形象;第三章,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东南亚”书写的视阈与意义,及其创作的不足和局限。
其他文献
伴随信息网络化的快速进步,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人们数量快速增加,所以需要更加看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完善,推动其发挥其重要地位。如果要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提升,有关技术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犹太裔美国作家,二十世纪文学“泰斗级”人物。贝娄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人的生存问题。他的创作波澜壮阔,以《赫索格》为界,前、后期呈现不同的创
南宋文人的结盟风气非常兴盛,主要集中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两浙地区。选择以“两浙地区”为切入点,进而可以了解整个南宋的文人结盟风貌。  上编以时间为纵向线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