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成熟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每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推进总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分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的良策和根本。从长远看,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实现,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镇转移。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恰逢战略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宏伟蓝图的历史性变革中,着力描绘清晰的发展轨迹是实现“大而强,富而美”强省之梦的前奏。而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均占较大比重的沿海省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在于抓住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驱动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一轮高潮。 笔者重点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县、乡、村,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创作论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福建三个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差异的特点,将历年来获得的政府部门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以便于做出客观的总体和局部判断。本论文前三部分内容是:首先结合一般理论分析,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发展做出总体判定和对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解析。然后主要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实状况为切入点,具体联系福建农村劳动力规模和行业的分布、劳动适龄人口的迁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等基本分析,来认识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加速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是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代表模式选择和相关研究,以福建沙县模式、永定模式、泉州模式的实证研究为主要内容:第五部分则指出制约福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属问题分析部分;第六部分进一步明确新阶段福建劳动力转移的战略价值取向:最后提出新阶段促进福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