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组成结构,经过对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分析,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建立了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性设计的框架,通过对城市商业公共空间的分析和实例说明,论证了设计框架的可行性,从而实现对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性设计的研究目的。 本文分别对城市物态和文态环境作了详细的论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物态空间是城市物质生活的核心,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则是靠文态环境来实现的,物态环境泛指各种客观实在的物质环境,而文态环境是城市各种习俗、传统文化、市民素质水平的总称。公共空间的发展是文态环境和物态环境共同发展的过程。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子系统,人们通过公共空间活动的交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城市整体的持续发展。公共空间的三要素人、环境、活动时城市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他们既有联系也有差别,因此产生的空间发展的不同。为了改变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盲目性,不能只停留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口头宣传或是与开发商的讨价还价中,而要及时的掌握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设计对策,指导具体项目的实施。 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需要在激烈的城市变革之中生存,如同有机体的生长方式,既要保持本质的精神,又需要不断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可持续的设计不只是作为一种具体项目的应对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时空效应的运动模式,通过建立研究——实践——研究的循环模式,实现设计过程自身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改变空间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动力,研究是收发信息的处理器。从公共空间的系统性研究中会得出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化的设计对策,这种发展趋势既是城市空间生长的结果,也是城市各空间内人们互相影响、彼此交流的内在要求。所以可持续性设计要对人性化环境、生态化环境、文化环境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