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为其前进提供了不竭动力。而新课程教师观作为其理念之一,落实于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行为至关重要。2010年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它的提出,为教师推动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教师观的落实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思想品德课程以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为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然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存在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思想品德课程视角,对思想品德教师关于新课程教师观贯彻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为思想品德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策略建议,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改善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课程教师观的理论概况,力求从整体上对新课程教师观进行解读。首先,对新课程、教师观与新课程教师观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明确了新课程教师观的具体内容。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角度说明了具体内容。最后,分析了新课程教师观与思想品德课及教师教学的联系。从两者的融会贯通之处深入了解新课程教师观对思想品德课和教师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教师观的践行有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同时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谐课堂气氛。第二部分论述了新课程教师观引领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并对其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思想品德教师贯彻教师观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思想品德教师贯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思想品德教师更新理念不及时,科研问题和反思意识不强,课程开发形式单一,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开放程度不够。原因的提出可为之后的策略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新课程教师观引领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的积极对策。从“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和“社区型、开放型教师”四个角度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提出具体措施,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供参考。积极措施的提出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将新课程教师观贯彻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从而在其引领下,调查目前思想品德教师贯彻新课程教师观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具体的策略建议,改善思想品德课程有效性低下的现状,提高思想品德教师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