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格拉斯哥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冠军安赛龙的技战术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麦羽毛球运动员安赛龙做为当今羽坛的一颗超级新星,在国际大赛上先后战胜过林丹、李宗伟、谌龙等世界顶尖选手,2017年格拉斯哥羽毛球世锦赛夺冠后世界排名第一。在比赛中安赛龙不论是技术上还是战术上都表现出了很多独特之处。本论文以安赛龙的技战术特征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赛龙在2017年格拉斯哥羽毛球世锦赛上的4场决赛阶段的比赛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对安赛龙在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的运用和得失分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安赛龙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期望对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后对阵安赛龙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安赛龙在发球技术上还是发反手网前球为主,但是发反手后场球的次数均高于4位对手,战术上使用反手网前球结合反手高球突击后场的发球战术,节奏变化多,但失误较多,发球失分高于发球得分,主要由于发球下网较多。安赛龙在接发前场球时以挑球为主,其次是搓放球技术,勾球技术的使用率比挑球略少,推球和扑球技术使用最少;接对手发后场球时安赛龙主要运用杀球技术,然后是吊球技术和高球技术,两种技术使用率相差不大。接发球过程中得分数高于失分数,主要是由接杀对手的后场高球直接得分所致。2.在前场技战术中,安赛龙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挑球技术,通过高质量的挑球迫使对手进攻或者与自己对拉高球,利用自己强大的防守能力进行防守反击。搓球技术使用次之,主要起过渡作用,但高质量的搓球可以迫使对手起高球,从而进攻。勾球、扑球、推球做为前场难度较大的优势技术较少使用,但是有着高得分比例。3.在中场技术中,安赛龙使用最多的是挡网,超过中场技术使用总数的一半,其次是抽球和挑球,挡网技术做为被动防守的劣势技术,失分较多,中场抽球是主动进攻的优势技术,得分较多,安赛龙在高效运用优势技术抽球得分的同时,偶尔高质量的完成劣势挡网技术也会得分。4.在后场技术中安赛龙杀球技术使用最多,其中杀直线球比杀斜线球多,吊球技术和高球技术次之,两者使用次数相差不大,吊球主要以吊直线球为主,高球主要以正手高球为主,被动抽挡做为被动防守的劣势技术使用最少。安赛龙在后场杀球使用率上均高于4位对手,在后场杀球场均得分上均高于4位对手,在后场位置的得分能力高于失分能力。5.安赛龙的得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动得分,失分方面主动失分较多,被动失分较少。在得分位置上后场得分最多,安赛龙的后场得分每局均高于4位对手,其次是对手失误得分、前场、中场、发球得分。失分位置上后场失分最多,其次是前场、中场和发球失分。在得分技术上,安赛龙的后场杀球得分最多,仅这一项技术的得分就占所有总得分的39.13%。失分技术上,前场的搓放技术和后场的被动抽挡技术失分最多。6.总体而言,安赛龙的优势是身材高大,击球点高,后场杀球能力比其对手更加突出,后场得分能力比其对手更强,打法凶猛、硬朗,擅长正手头顶杀球,进攻意识和素质能力强,正面防守能力突出,接杀球能力强悍。劣势是转体较慢,攻防转换速度较慢,面对持续拉吊突击的节奏变换时往往处于被动,网前搓球、挑球技术不够细腻,失误较多,在前场较少与对手拼网前技术,往往是挑球过渡。杀球虽然是安赛龙的主要得分手段,但是多次杀球导致出界和下网的次数也较多。
其他文献
论《伪币制造者》的叙事美学冯寿农(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文系)安德烈·纪德(1869—1951)的《伪币制造者》(1926)的问世揭开了法国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是本世纪初继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后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供应商的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采购中的质疑与投诉制度作为政府采购纠纷的解决机制,对于保护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尤其是供应商的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负面影响。既往的观点认为,营养治疗只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无效时的一
关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在国内外已经十分广泛,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当然,仍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国规范中给出的截面特性均缺少屈曲理论应用所需要的扭转截面特
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超过40%。肿瘤化疗患者罹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且肿瘤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后更容易出现化疗不良反应,导致生存质量低下和预后不良。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实施这么久以来,素质教育已不断落到实处。如今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已成为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各学科也不再是单一的应试教育,而是努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就小学的数学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作相应分析。  【关键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