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普及,网民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活动也变得日益频繁,由此而产生的网络集群行为也由“间歇式爆发”发展成为“频频上演”。表情符号的社会组织、情感动员等作用,在“Facebook表情包大战”这一网络集群行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网络集群行为中的符号化传播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现象,而被看作是“解释性科学的王后,是开启万物意义钥匙”的符号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分析工具,对网络集群行为中的传播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网络集群行为的符号化传播中,符号所具有的构建传播规则、生产意义、文化重塑等功能,有助于解析网络集群行为的深层结构,从工具视角去揭示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成因。 本研究以个案研究为切入,首先对网络集群行为中符号化传播的现象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与呈现,进而分析总结出现阶段我国网络集群行为中符号化传播的特征,即符号内容的多元使传播生动化,符号的复制升级使传播辐射更广,符号化的传播使网络文化重塑;其次是综合运用多种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网络集群行为中符号意义的生产和消解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建构LDA主题模型,对传播中符号的意义进行抓取,经过内容分析总结出符号意义的选择规律,通过无结构访谈与新浪微博的全样本分析,探究出传播中符号意义的生产过程,运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观察并分析在传播互动中符号对网络集群行为议题的变迁,以及议题消解机制的影响;总结归纳出网络集群行为中符号的主体间性构建传播规则,而公共意见的博弈是机制形成的内在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是其外在技术支持;最后,基于以上对网络集群行为中符号化传播的分析,总结出传播中潜在的社会正面效应与社会负面效应,并尝试从受众层面、媒体层面、管理层面,分别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