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话语标记的意义依赖篇章,往往会有随文释义的现象发生,学者们不得不承认话语标记的界定、功能、分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断试图寻找更加坚实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分析。而韵律特征一方面是说话者试图准确传达意义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听话者借以理解说话者话语意义的证据。语用功能与其韵律特征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本文选取典型的话语标记“对了”“要不”“问题是”,以实验语音学为主要手段,分析其不同功能下的韵律表现并进一步检验与补充话语标记的相关理论。 “对了”表达逻辑真值意义时语音最为充盈,处于半语法化状态下时语音充盈度有所削弱,并出现一些和话语标记“对了”相似的韵律特征。与表主题变化及话题转换时相比,话语标记“对了”在表主题延续时虚化程度最低,语音相对充盈,已经接近半语法化状态下的语音模式。话语标记“对了”表主题变化与话题转化时都存在“转换义”,语音相似度较高。 与非话语标记“要不”相比,话语标记的“要不”发生了停延与音量增加,调域缩小等现象,并且音段特征比较清晰。非话语标记的“要不”的“不”出现元音央化或脱落等现象。“音系缩减”概念需要结合实证研究重新界定。 部分实词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在会出现“语音溶蚀”。在“问题是”语调格局实验中,跨层结构“问题是0”实验句的焦点为“问题是”,表“深究”的“问题是1”与表“否定预设”的“问题是2”的焦点均为主语,表“负面评价”的“问题是3”焦点为状语,表主题变化“问题是4”的焦点为谓语中心语。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功能的话语标记在口语中的韵律表现,可以使对同类话语标记和话语标记个案有更加系统、深入、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并对传统语用、语义研究中得出的观点或结论进行侧面的检验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