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及临床观察,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中医症候的积分改善情况、心电图的疗效变化等指标,以验证当归四逆汤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前往吉林省中医院心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患者进行筛选,选出72例患者,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中医诊断隶属于“胸痹心痛”,辨证分型属“阴寒凝滞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集、降脂、稳定斑块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当归四逆汤”,治疗时长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结束治疗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指标,并进行综合疗效分析,以印证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6例,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行停药的缘故,共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最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67例,包括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1.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2.中医症候治疗效果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各项症候积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较前已有所改善。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为73.53%,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2.42%,均较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心绞痛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各项症候积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积分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6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9.39%,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心电图疗效的对比: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共有26人心电图较前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共有19人心电图较前好转,总有效率为54.58%,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硝酸甘油停减率的对比:治疗组共有28人减少了硝酸甘油服用的频率,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共22人减少了硝酸甘油服用的频率,总有效率为66.67%,经对比,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6.安全性指标对比:两组均无过敏、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阴寒凝滞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无论是中医症候或是西医症候,均较单纯西药组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