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法制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意识也慢慢开始增强。而目前来看,如何通过现存的维权渠道来切实有力的实现大学生的权益维护,成为大学生维权工作的新问题。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选择权益维护渠道差异性的研究来对大学生的维权进行探讨,从而建立完善的权益维护渠道,有效化解大学生与学校之间利益冲突,实现学校利益与学生权益的和谐统一,推进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创建的进程。发挥大学生权益维护的主动性是做好大学生维权工作的重要部分,研究不同类别大学生选择维护权益渠道的偏好与差异对做好大学生权益维护与发展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大学生选择权益维护渠道的差异性研究是以大学生为视角,通过分析不同的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选择维权渠道的差异性,对这些差异性的分析是为了建立针对不同的人的维权渠道,从而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维权动向,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维权工作引导和帮助,加强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方便性与实效性,有效化解学生的权益诉求困境,从而达到学生权益纠纷的解决,进而完善权益维护机制。达到学生与学校关系的和谐,增强校园和谐稳定的文化内涵,使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理念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第一、主要以实证研究为方法,先提出一系列大学生选择权益维护渠道差异的假设,再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来验证假设,通过研究表明,大学生选择的差异受选择者的性别、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第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相关、偏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家庭收入水平的学生的选择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及收入的大学生在不同渠道的选择上面有显著性差异,只有不同家庭住址和父亲职业不同的学生在所列的渠道里面无显著性差异项。同时,整体性分析还表明,大学生对选择权益维护的渠道了解程度上普遍偏低,对学校在维权渠道的建设、维权效果的满意度上普遍偏低。第三,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完善大学生权益维护渠道的建议对策,分别从大学生本身、渠道建设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来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