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今世界能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各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可再生能源。海洋潮流能因其卓越的环保性、可再生性及丰富的贮存量而成为研究重点。我国有着丰富的潮流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近十几年来,潮流能发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但我国对于潮流能的利用仍在初期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国外很早便对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世界能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各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可再生能源。海洋潮流能因其卓越的环保性、可再生性及丰富的贮存量而成为研究重点。我国有着丰富的潮流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近十几年来,潮流能发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但我国对于潮流能的利用仍在初期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国外很早便对潮流能发电技术展开了研究,因此发展得更加成熟,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工程范例,这些范例可以为我国潮流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通过总结近些年国内外潮流能发电装置和潮流能水轮机的的发展状况和技术难点,叶轮效率普遍不高以及制造运行成本高始终是限制潮流能发电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悬浮式双向潮流发电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位水轮机和导流罩进行设计和研究,具体内容有:采用直驱式发电设计方案,电机端和叶轮直接用键同轴连接,叶轮转动直接带动电机转子;电机采用少槽数、多极数的设计,使其能在较低转速下仍有较高的效率;电机端盖设计成“子弹头”分流罩以稳定流场和减少对水流的阻力;基于BEM理论和翼型理论,设计一种双向叶轮。通过对比分析选取NACA24112作为基础翼型,再截取、拼接得到新的对称翼型,再结合整体结构要求和实际工况,确定出叶片设计的基本参数,基于Wilson法求得各叶素的扭角和弦长,再根据弦长与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运用拟合函数对弦长和扭角进行修正,最后将翼型坐标经变换后导入三维建模软件CATIA中进行建模。运用Fluent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流速工况下不同叶片数目对叶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求解得到相关压力云图,分析出四叶片时叶轮性能最好;基于导流罩的设计原则和风力扩散器原理,设计一种双边对称式折线型导流罩。在已有项目研究成果上,选定扩口最优角度25°,重点对扩口段长度进行优化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分别对160mm、190mm、220mm、250mm和280mm的扩口长度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其速度云图并进行分析。导流罩内部流速随扩口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220mm处最大。因为当小于220mm时扩口较小,增速效果差;大于220mm时扩口距内部中心较远,易造成涡流和漩涡产生能量损失;通过水槽实验,验证了叶轮能够较好地捕获双向来流能量;发电轮机在低速(0.5m/s)状态下,可保持正常发电,水轮机的输出测量功率在设计流速2m/s时达到额定功率40W,此时达到最大获能效率25.4%。综上所述,本装置可以为后续的海上试验和未来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凭借安全可靠、无接触火花、供电灵活等优势,解决了传统接触网供电的断线刮弓、接触火花、雷击断电等问题,逐渐成为现代有轨电车新的供电选择。然而,不同车辆拾取线圈的参数差异、线圈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长期运行导致固有电路参数发生变化等因素,都会使系统固有谐振频率发生漂移,从而使系统失谐,导致电能的传输功率和效率都大大降低。因
水下冲击波实验及测量技术一直是制约水下材料结构动力学响应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水下冲击波实验要求苛刻且可重复性差,传统水下冲击波测量方式在量程与精度上也难于满足现今日益发展的工程需要,装置产生的冲击波波形过度依赖于理论公式。因此本文基于霍普金森杆技术,对传统的非药式水下冲击波加载装置进行改进,结合实验及数值仿真,对该装置产生的水下冲击波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对水下冲击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
随着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水运俞加繁忙。因此,航标灯作为水运中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导航设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它们大多是采用GPRS、GSM或AIS进行通信,采用GPS进行定位。在国家大力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背景下,BDS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的水运、陆运和空运等诸多方面,本文以航标灯为对象,进行了北斗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人类社会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人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量子通信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通信方式,其将量子力学与经典信息学融合在一起,理论上具有信息论安全性。这种信息论安全性使得量子通信在信息安全问题频发的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量子通信的理论研究不断创新,
河流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多年以来人类为追求经济效益在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已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但由于对河流生态学本身的研究不足,使得受损河流生态系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以香溪河流域小型拦水坝为对象,研究水坝建设对河流底栖动物空间分布及时间动态的影响,进而利用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水坝建设对定置采集的底栖动物数据分析,结果表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城市深基坑的开挖支护面临的技术挑战和风险也在增大,软土深基坑支护面临的风险尤甚。软土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易造成土体滑移、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漏水、基坑失稳等破坏,其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同时,基坑工程支护可选方案不一定唯一,伴随的基坑建造费用差异较大。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软土环境下基坑支护方案遴选开展技术经济比选非常必要。在文献阅读与
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对税收征纳的规范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税务代理发展历史较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时间较短,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税制改革的推进,要求纳税人自行申报,从而对税务代理人的需求逐渐增加。在实践中,税收代理人的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的问题。其工作中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归属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仅能够参考民事代理人的有关法律规定,这对其实践工作的展开产生了相应影响。2
拘杞果实发育后期快速软化,使得果实极难贮藏和运输,降低枸杞鲜果的营养和食用品质,影响枸杞鲜果的干制和加工品质,严重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揭示枸杞采前发育或成熟过程中果实软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枸杞果实为对象,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差异、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结合差异蛋白组学,探讨发育过程中果实的软化机制,明确果实的软化本质,为枸杞果
本文采用两步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使用重力沉降法研究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基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使用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NDJ-5S粘度仪研究了温度、浓度和粒径对碳纳米管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和粘度的影响。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浓度、粒径、光程对纳米流体透过率的影响。综合纳米流体稳定性、热物性和光学特性的研究,基于经济合理性和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自行搭建的实验台研究了
基于均匀非稀疏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技术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而嵌套阵列作为一种新型的稀疏阵列,具有等阵元数时孔径大、等孔径时阵元开销少、互耦误差小、布阵形式多样等多种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阵列处理增益,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目光。本文在深入研究阵列特性与信号特性联合利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异质信号分离、独立与相干信号分离以及复杂混合信号分离的DOA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