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E)这一概念最初的来源是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实质上就是每个人通过对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的主观评价所形成的一种自信感。目前有很多心理学者开始热衷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它不仅对调节个人情绪和突发情绪事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也影响着个体情绪管理的效率。迄今为止,国外对职校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目前,国内关于职校生群体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相当薄弱。就中国而言,心理学者对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对象仅停留在研究生和大学生群体中,还没涉及到对职校生群体的研究。本研究以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为理论支持,探讨我国职校生群体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职校生群体中的差异,以及高、低不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的被试在注意偏向、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影响作用。此次研究不仅使情绪调节效能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也可以使人们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来管理和调节情绪。此次研究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尝试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本研究中,首先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56名职校生进行实测,筛选出高、低不同水平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职校生各60名。实验一,通过点探测实验范式进行实验,来探究高、低两组不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职校生在注意初期和注意后期对情绪面孔(中性、正性、负性)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二,采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研究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下(积极、消极)不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职校生的情绪stroop效应。实验三,运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研究在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下(正性、负性)不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职校生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在最初注意阶段,高、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群体均出现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而对正性情绪面孔都没有出现注意偏向。(2)在注意的后期阶段,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对正性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面孔没有发生注意偏向;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对正性情绪面孔不存在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面孔发生了明显的注意偏向。(3)在认知重评策略下,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对三类词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4)职校生在积极认知重评诱导下对三类词的反应时小于在消极认知重评诱导下的反应时。(5)在表达抑制策略下,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对三类词的反应时低于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组。(6)职校生在正性情绪表达抑制下对三类词的反应时小于负性情绪表达抑制的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