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周区域多特征融合的人种分类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种分类,就是根据人脸图像上提取到的人种相关信息,将人脸图像归类为其对象所属人种的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造成人种间进化差异的地理隔离因素正在逐渐消失,不同人种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普遍。同时,不同人种之间的历史和文化的冲突也变得更加频繁,甚至许多恐怖主义事件也与人种问题相关。在此背景下,基于人脸图像的人种分类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越来越显得重要。当前,人种分类的方法一般基于人脸整体区域、眼周整体区域或者单一的某个局部区域。这些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理想,并且它们普遍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实验结果会出现不确定性。本文对眼周的多个局部区域包含的人种信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基于5个局部区域特征的融合特征的两类人种分类方法。该方法不仅分类准确率高,而且在图像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只适用于东亚人和高加索人两类人种的分类问题。首先,经过对人脸图像上的眼周区域包含的人种信息的调查研究,提出该区域上的4个人种相关的局部特征,即上眼皮凹五边形区域特征、内眼角区域特征、眉心及内眼角上侧亮度对比特征以及上眼皮和眉毛间的距离特征。利用人脸特征点实现了对这些特征所在的区域的定位,并使用合适的描述子对这些特征进行了表示。此外,在东亚人和高加索人两类人种下,对上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实现了对人种分类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虹膜区域的颜色特征的提取和表示,并同样在两类人种下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提出了基于上述5个局部特征的多特征融合的两类人种分类方法。对于任意测试样本图像,提取该图像上眼周区域的5个局部特征,并使用KNN分类器分别根据5个特征进行分类。获得5个初始分类结果后,使用分类器组合算法中的不加权投票方法确定测试样本图像的最终分类结果。最后,通过在OFD-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更好的分类正确率。同时,通过两个扩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数据库中存在戴眼镜的图像和图像尺寸变化时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在人机交互领域的飞速发展,基于机器视觉处理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对于如何有效的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进入广泛
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决策树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模型。目前大多数决策树模型都使用单变量属性做为检验属性,单变量决策树存在树的规模大、分类规则复杂不易理解等问题。本文
随着业务流程管理研究的不断发展,流程可变性已成为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时,业务流程不仅需要精确描述企业实际的业务过程,还要适应企业实时业务的发展变化,支持企业
[摘 要] 学生干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肩负着服务同学、服务学校的重任。学生干部应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突出的工作能力,是广大学生的榜样。在新时代下,学生干部更应该坚持初心,学会做人,用心做事,有责任、有担当,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关键词] 学生干部;初心;优秀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9
随着P2P应用,特别是P2P流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P2P的网络流量目前已占用了Internet总体流量的大部分,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由于P2P在选择节点上的随意性,已经给承载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的分布式网络系统,它由大量随机部署在受监控区域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
随着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 Based Social Network, LBSN)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用户可以在LBSN平台上对当前所在位置进行签到并
单摄像机运动目标跟踪的监控视域有限,不能有效解决受透视现象、目标间遮挡影响时的准确跟踪问题。后来采用多摄像机进行目标跟踪,扩大了监控视域,解决了目标间遮挡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