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所写的众多文献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对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之一,特别是贯穿整个《手稿》的异化劳动思想,至今仍是学者们探索、研究的热点。《手稿》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诞生地,然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并非止于手稿,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资本论》中得以完成。此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还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在《手稿》中系统批判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尔的哲学以及各种形式的共产主义理论,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异化劳动学说。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使他能够从一个新的起点出发对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等问题进行全面探索,从而更为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思想。异化劳动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孕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深化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形成,而且还是马克思科学界定人的本质的重要环节。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解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永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论述了论文的选题来源、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内容,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把文献综述划分为对《手稿》的研究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研究两个方面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目的是为后面的分析论述做好准备工作。第二部分即《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则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所作的初步分析。第一个角度主要是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下来说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的,第二个角度则是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各种思想来源即政治学思想来源、哲学思想来源和经济学思想来源来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三部分即《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内容则是本论文论述的重点。在论述的过程中,首先对《手稿》之前马克思异化思想进行一定的分析梳理,从《手稿》之前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演进过程来说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根据。其次,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概念的分析,以求对异化劳动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接着全面论述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及其内在联系、异化劳动的根源及其扬弃途径的问题,最后从六个方面系统阐发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内容的表述。第四部分则对《手稿》之后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化及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是对第三部分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