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占整个生态系统的14.7%,其不仅能涵养水源,减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且对环境变化起到缓冲作用。湿地在整个陆地面积占有量仅为4%,近几十年来,全球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我国在短短的30年内已减少三分之一,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中城市扩建、气候变化、人为破坏、保护意识淡薄是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而以工业污染为代表的环境污染是造成湿地环境健康水平恶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原因之一。量大、毒性高、难降解,以及抗生素含量高是制药工业水污染物的普遍特点,其排放对湿地的生态安全危害随着经济发展愈发不可回避。我国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制药企业,其废水排放量占整个工业的2%,已成为我国环保规划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制药企业的数量和产量有大幅增加的趋势,为了废水便于排放和脱离环保监测管控,很多小型的制药企业将厂址建在城市周边的湿地附近,其产生的废水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大等,严重污染了湿地生态系统,危及其中的生物与生态平衡。本文以位于大庆市龙凤区赵家屯南泡湿地边缘(直线距离0.3公里,距离龙凤湿地保护区不足6公里)直排式排放制药废水的某混装制药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药厂废水外排口处生物区系调查、相关性分析,结合废水与目标生物剂效关系实验,筛选出包括微生物、原生动物、藻类等指示生物5种,在建立制药废水与有效指示生物的剂量效应函数关系基础上,通过多种指示生物拟合函数值校正、测定该制药厂废水外排口处的环境风险。同时考虑混装制剂类药厂水污染物中重金属成分比重大的特点,利用麻雀体内组织抗氧化酶水平标定麻雀健康等级及其对应的重金属(铅、铬)含量,依据空间距离与重金属含量的良好线性关系实现制药废水的风险外推。通过指示生物筛选,最终得出克雷伯氏菌、甲烷氧化菌为有效指示微生物,眼虫及草履虫为有效指示原生动物,梅尼小环藻为有效指示植物。其与制药废水浓度的拟合函数分别为:y=-0.335x3+0.245x2+0.064x+0.311、y=-1.63x4+2.908x3-1.783x22+0.299x+0.276、y=-0.696x+0.9263、y=-0.64x+0.8493、y=0.1635x+0.0028;药厂废水点源的风险等级范围是:0-0.175无风险、0.175-0.5低风险、0.5-0.9中风险、0.9-1中高风险、>1为高风险;药厂周边环境风险外推的结果:距废水外排口0-9.41km高风险、9.41km-23.78km中风险、32.78km-39.44km低风险、大于39.44km没有风险。本文从定量筛选药厂指示生物到定量分析制药废水的风险,不仅分析出制药废水对周围湿地生态环境的风险,而且为环保部门监测制药废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对于制药废水的环境风险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制药废水对生态健康及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