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海外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制造业关系国民经济与生活,是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高技术行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以新药研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然而,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医药研发体系相比,我国医药产业目前面临基础研究薄弱、研发投入不足、仿制药泛滥,以及创新药研发稀缺等艰难局面。自2009年医改新政实施以来,在当下医药产业进口替代战略的政策引导下,同时面对企业创新网络全球化趋势,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将会是中国医药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中国部分大型药企开始主动“走出去”,以获取海外技术资源,企业的研发模式开始呈现出外部化、跨国化、平台化等特点,以跨国技术投资为目的,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海外研发合作和海外技术并购等途径,建立起来的海外技术获取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本土药企获取外部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本文依循“动因-模式-绩效”的分析思路,首先,对中国药企海外技术获取的模式进行探析,根据企业外部研发的动因,按照企业对时间成本的考虑,以及对未来创新回报的不同期望,将中国药企海外技术获取的类型为海外技术并购、海外研发合作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三种主要模式。其次,本文在资源观基础理论和企业创新网络理论基础上,借鉴产业组织理论最新成果,在专利、技术和知识三个层次上,分析了中国药企三种典型海外技术获取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企业所表现出对专利激励、竞争的“效率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专利保护的“可占性效应”,以及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溢出效应”。最终,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在提出相关假设的前提下,基于沪深上市药企的海外技术投资事件,构建了面板结构数据库,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本文的相关假设。本文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结果不仅为中国药企海外技术获取的策略性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同时对于国家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的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医药企业的海外技术投资行为,是基于对专利、技术及知识获取的战略性资源寻求行为,由于在企业的专利竞争过程中,“效率效应”超过“替代效应”,因此,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其中,海外技术并购模式相对于海外研发合作模式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模式,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体现了企业更高的创新激励回报;(3)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对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即专利转化率)具有一定影响,药企的研发强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相对实力和技术创新意愿,另一方面,也同时反映了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海外研发合作与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两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企业的内部研发强度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在海外技术并购模式中并无此作用。
其他文献
跨境电商在国家近几年的反复强调和政策调整中迅速发展,天津自贸区跨境电商在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跨境电商进出口的几种物流发展模式各有利弊,天津自贸区作为
本文从偏误分析、习得过程、教学研究三个方面述介了汉语第二语言体标记习得研究的类型、特点、成就及不足。文章认为有关体标记的偏误分析研究已较为成熟,涵盖了多种母语学习
目的:研究苏州市吴江区4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血清钙(Ca)磷(P)代谢、维生素D及骨代谢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3—7月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