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色幽默视角解析《时间箭》中马丁·艾米斯的道德关怀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艾米斯长期以来在英国文坛享有盛誉。本文以艾米斯唯一一部提名布克奖的作品《时间箭》为素材,解析艾米斯是如何通过制造惊人的黑色幽默效果来表达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关怀。基于弗洛伊德对意识、潜意识的假说,创伤理论以及叙述学中关于叙述时间、视角等理论,本文以文本细读与比较的方式,从黑色幽默的角色塑造特点、语言特点以及叙事特点这三方面来系统探讨《时间箭》中的黑色幽默效果。本文试图解析在一曲回到童年的纯真旅行中,读者体会到的是大屠杀带来的残忍、悲伤与愤怒。艾米斯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关怀:让读者在这段痛苦旅程中,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即大屠杀是违反人类道德的,促使读者认清大屠杀的罪恶本质,铭记这段历史,反思人会被大屠杀的意识形态所同化的原因,从而最终防止大屠杀再次发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对西方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艾米斯的观点,即其对现代社会的态度是完全消极与悲观的,提出质疑。认为这艾米斯作为一个喜剧大师,这是他独特的表达他对现代社会道德关怀的方式。第二,国内对艾米斯的研究明显不足,并且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对其早期作品的主题、叙述特点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对其作品的黑色幽默研究。本文将黑色幽默与其道德观相结合,为更好的理解艾米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渊源。它的巨大魅力和影响至今仍渗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的
颜色词是语言中一类特殊的词。语言学家从人类语言学、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颜色词进行过系统研究,发现其不仅包含丰富的色彩意义,同时还承载多样的非色彩信息。这一
最早由詹姆斯·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评价理论,也被称为评价系统,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发展。该理论主要研究语篇中的评价资源,探究人们使用何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
约翰·西蒙斯·巴斯(1930—)是美国后现代文学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于1967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文学的枯竭》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此,巴斯踏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旅游景点,尤其是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被誉为20世纪美国先锋派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在其作品中他大胆探索现代主义手法,展现现代人迷惘、荒诞的生存状态,为现代主义写作和世界文学做出巨大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