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封装及应用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速度快,可持续分解中间产物,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治理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纳米粉体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回收利用,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用Nafion液作为封装材料,对TiO2基光催化剂实施封装。通过XRD、SEM、TEM、EDS、UV-vis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组成、形貌、结构和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光催化材料降解甲基橙的性能,探究纳米光催化剂的封装工艺及技术,并进行了光催化剂封装“实效性”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40℃下制备出系列TiO2纳米晶溶胶。
  2)选用Nafion溶液作为封装试剂,对自制的TiO2纳米晶溶胶(pH=1.88)实施聚合封装,制备出质量分数不同的TiO2/Nafion杂化薄膜。表征结果显示,锐钛矿相的TiO2纳米晶在薄膜中分散均匀,与薄膜结合较好,膜内组织为多孔结构,孔隙率高,便于反应底物和产物的进出。另外,水接触角实验说明TiO2填料不会引起Nafion膜的表面分子结构的改变。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紫外光下10%TiO2/Nafion杂化薄膜的甲基橙降解率最高,360min时达到96%,经5次循环,甲基橙的降解率仍能保持在63.4%。
  3)以P-25为原料,分别在NaOH和H2O2-NH3的水溶液反应体系内进行二次合成处理,制得锐钛矿相的带状uc-TiO2及c-TiO2。将其作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得系列BiOI/TiO2异质结构光催化材料。活性评价结果显示,BiOI/TiO2的光量子效率较TiO2显著提高,其中BiOI/TiO2(1:1)光催化效果最佳,在可见光下照射360min甲基橙降解率为87.9%。
  4)采用高分子聚合的方法,将上述的BiOI/TiO2(1:1)封装于Nafion薄膜中,制备出不同封装量的BiOI/TiO2@Nafion杂化薄膜。表征结果显示,带状的BiOI/TiO2二元复合物以团簇形状镶嵌于膜空腔内,封装效果良好;水接触角测试表明,较大尺寸BiOI/TiO2的嵌入引起Nafion膜外表面极性的增强,改善了其与极性反应基质的相亲性。光催化活性实验证明,5%BiOI/TiO2@Nafion杂化薄膜保持了BiOI/TiO2的高光催化降解率,同时可多次循环利用。
  5)以钛酸四丁酯、乙醇、浓硫酸和去离子水为反应体系,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具有分级结构的TiO2多孔微球。在碱蚀处理和400℃焙烧后,该微球的初级结构由纳米粒子转变为纳米管和/或纳米棒。以HTM400为载体,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不同负载量的BiOI/HTM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BiOI/HTM(1:1)展示出最高光催化活性,反应360min,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3.1%。
  6)用Nafion液对BiOI/HTM(1:1)实施聚合封装。表征结果显示,BiOI/HTM均匀地分散于Nafion膜中,成膜质量好。光催化活性的评价显示,5%BiOI/HTM@Nafion杂化薄膜催化剂活性最好,反应360min,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7.9%,循环使用5次,甲基橙的降解率仍能保持在58.2%。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本课题采用臭氧-生物沸石-GAC工艺对姚江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处理研究,主要是去除姚江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在水温较高的时候,经过二十多天的自然挂膜,沸石的表面可以形成比较成熟的富含硝酸菌和亚硝酸菌的生物膜,形成生物沸石。生物沸石可以通过生物的降解作用,和沸石一起协同去除水中的氨氮,并可以对沸石进行生物再生,降低沸石再生成本。通过逐渐增加进水中的臭氧投加量,可以实现臭氧对生物沸石的驯化。采用臭氧-生物沸
该文为一项省级科研课题的试验和研究的部分成果.通过12个抗压试件和26个抗剪试件的试验,测定了KP型烧结页岩粉煤灰多孔砖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6片KP型烧结页岩粉煤灰多孔砖墙片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种墙体的破坏特征有其变形性能、强度、刚度、延性和恢复力特性等抗震性能.在经典墙体抗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种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采用层剪切模
学位
本论文以FCC油浆脱固重组分(FCC-HC)为原料,采用直接热缩聚法、共碳化法、供氢改性法制备中间相沥青,考察了不同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对中间相沥青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元素分析、FT-IR、XRD等表征手段对中间相沥青进行分析,探讨中间相沥青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以FCC-HC为原料,直接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40℃,反应时间10 h,压力2 MPa。在
学位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由于其环境友好、低成本、优异的成膜性和易于结构调整而已广泛用于水性建筑涂料领域中。然而,普通水性丙烯酸酯在耐水性、耐化学性和耐热性方面仍存在缺点,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环氧树脂的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附着力、耐腐蚀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较高的反应活性,使得其可用于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以达到优势互补,并且环氧接枝改性保留了环氧基团的反应活性,在交联固化成膜时提高其交联密度,可使得涂
学位
本文主要分为WS2纳米片/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和TiO2纳米膜涂覆于304不锈钢表面的腐蚀保护特性研究这两个独立的部分。  第一部分,本文所研究的超级电容器是作为新兴的、小型高储能的设备之一。我们以块状的直径为45um的鳞片石墨粉为原料,使用改性的Hummers法经过预氧化和强氧化过程使原料剥离为多缺陷、多孔道的三维氧化石墨;并通过绿色高温的还原法成功地去除在氧化过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引发的、简便、灵敏、强有力的分析检测技术。电化学发光因其低背景信号干扰、宽线性范围、高灵敏度、简单操作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本文研究合成了1种新型的具有优异ECL性能的纳米发光体,并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构建了两个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分析技术由于其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生物分析手段之一。本文利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作为生物免疫传感器基底,结合具有较大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和高导电性的多功能金纳米花(Goldnanoflowers,AuNFs),设计了两种新型无酶ECL免疫传感策略,实现了对甲胎蛋白(AFP)、癌胚抗
由于储能机理的差异,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电容器各自都有优缺点,为了利用两者的优点,有效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做成混合电容器,以获得最好的电化学储能能力。本文先制备改性的PyS-RG,以改善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接着通过高温水热法和热还原法制备出单元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NiO/RG和Co3O4/RG)。  为探究双元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仍以改性的PyS-RG为原料,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