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芦荟品种芦荟苷、多糖提取检测及芦荟苷抑菌作用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芦荟有效成分芦荟苷的提取、检测方法,分析了芦荟苷稳定条件,同时比较了4个不同品种芦荟的不同部位叶片的芦荟苷、多糖含量,并对芦荟苷的抗菌活性做了一定的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对常温浸渍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三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后,确定超声波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30℃;乙醇浓度为60%;时间为30min。   2、用药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HPLC法三种方法检测了芦荟叶皮干粉提取液中芦荟苷的含量,得出的结果为:药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高于真实含量;HPLC法测定的结果最为准确、真实,因此选择用此方法检测芦荟苷。并且确定了HPLC法的色谱条件:色谱柱:Allfima.C18;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55:45);柱温: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6nm;进样量:20μL。   3、用HPLC法分别测定库拉索、木立、好望角芦荟不同叶位中芦荟苷的含量,不同部位芦荟苷含量均存在差异,芦荟苷含量顺序为:成熟叶>幼叶>老叶。就芦荟苷含量最高的成熟叶片比较,木立芦荟的芦荟苷含量最高,库拉索芦荟次之,好望角芦荟最低。木立芦荟是生产芦荟苷比较理想的优良品种。   4、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上述四种芦荟成熟叶干粉进行红外分析,在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葸酮-浓硫酸法对库拉索、木立、好望角和中华四种药用芦荟不同叶位的多糖含量测定后,发现除中华芦荟外,三种品种的芦荟多糖在不同叶位存在相同的分布规律,此规律与芦荟苷在不同叶位的分布相同。中华芦荟和好望角芦荟都是芦荟多糖含量丰富的芦荟品种。   5、试验确定了四种芦荟(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提取物的抑菌谱,证明芦荟醇提取物对常见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少数霉菌次之。并确定四种芦荟叶皮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其他文献
植物在长期的放牧干扰下对环境的异质性会产生适应。这种适应被认为是植物在与草食动物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采取的适应策略,主要通过表型可塑性的产生来实现。本论文应用传统
学位
栽培稻(Oryza Sativa)籼粳亚种间F1杂种具有较强的生物学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有可能使水稻的产量得到显著地提高。然而,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一代普遍存在不育性,阻碍了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为克服籼粳亚种间育性障碍提供了途径。上世纪80年代广亲和基因S5n发现为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仅仅依靠广亲和基因S5n并不能完全解决籼粳亚种间杂种半不育问题。更广泛的研究亚种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