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相关性分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侵蚀和贫穷形势严峻,探究土壤侵蚀影响机制,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2010年大方县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利用AcrGIS和SPSS软件,引入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土壤侵蚀率、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对比分析不同地形和岩性背景下各地类的土壤侵蚀强度,并基于1km×1km网格地图对不同岩性区的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进行秩相关性分析,揭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关系。结论如下:(1)研究区的主要地类是灌木林地、旱地,土壤侵蚀严重;(2)旱地土壤侵蚀强度最大,是剧烈侵蚀的主要源头;其次为工矿用地,极强烈侵蚀比重在所有地类中最大;草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林地和裸地土壤侵蚀强度较低;水田、水体和其它建设用地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强度指数:旱地>工矿用地>草地>裸地>其它林地>灌木林地>有林地>水田、水体、其它建设用地。(3)简单的面积分析并不能得到地形和岩性对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规律,土壤侵蚀强度指数更能反映土壤侵蚀情况及剧烈程度。研究区岩性对不同地类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大于地形,各地类的土壤侵蚀强度与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呈反比。因此,喀斯特生态区土壤侵蚀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区应分开对比研究。(4)排除其它因子影响后,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秩相关分析结果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地利用程度高土壤侵蚀强度也高,反之亦然。(5)不同岩性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相关性差异明显。随着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增大,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越高,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相关性增大。喀斯特地貌区生态脆弱,土地利用强度直接影响土壤侵蚀强度;非喀斯特地貌区土壤侵蚀受地形、降水等因子影响更深刻。
其他文献
2012年的秋冬之际,有三件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事件交错迷离,各放异彩:9月,韩国歌手PSY的一曲诙谐反讽的《江南STYLE》走红全球;10月,乡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1月,李安(AN
本文以贵州省大方县星宿乡境内4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的草地,即灌丛草地、放牧草地、休牧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测和室内鉴定
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
壁面滑移是影响发射药压伸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七孔硝基胍发射药压伸成型数值仿真的精确度,研究了发射药药料壁面滑移机理,建立了考虑壁面滑移修正的发射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