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政府时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t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政十年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一改保守党时期僵硬的对欧政策,提出了“融入欧洲,领导欧洲”的口号,并且积极介入欧洲事务,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比如加强政治合作促成了阿姆斯特丹条约和欧盟宪法条约的签署、积极参与欧洲防务和支持欧盟东扩、在经济上积极靠拢货币联盟。但布莱政府的对欧政策也体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如反对用“欧洲合众国”“联邦”来解读欧洲一体化、强调欧盟的防务和安全建设应以北约为基石,并在伊拉克等问题上不顾法德等欧盟国家的反对紧紧追随美国、积极靠拢欧洲货币联盟却不加入欧元。本文认为布莱尔的对欧政策是紧紧围绕其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目标来开展的,我们只要紧扣布莱尔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目标就不难理解布莱尔对欧政策的实质。由于国内外形势和英国自身力量的发展变化,布莱尔赋予当今的英国外交中注入了新的特色和内容,形成了其策略措施及战略目标,即沿袭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思想,立足英美特殊关系和英欧关系,开展枢纽外交,重视发挥“软实力”作用,广泛开展多边国际合作,以期在处理国际重大事务方面施展影响并发挥重要作用,重振“世界大国地位”。文章也着重分析了影响布莱尔对欧政策的各种因素。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布莱尔上台前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布莱尔政府欧洲政策的起源;第二章论述了布莱尔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战略目标、布莱尔欧洲政策的背景及布莱尔政府时期的英国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描述布莱尔政府对欧共体的立场;第三章着重分析影响布莱尔政策的因素,分析布莱尔政策的实质;第四章着重于对布莱尔政府欧洲政策的评价。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局不稳与社会动荡使得民族的存亡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进而发生
所谓“城区史”研究,是在城市空间差异的视角下,对特定城区历史的考察。它是向内部深化城市史研究的一种途径。本文以1843—1937年的闸北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具有地位突出、
山东海丰吴氏家族是清代冠誉齐鲁的名门望族,自清代顺治至光绪,吴氏家族科甲如林,名宦辈出,且著述颇丰,家乘万卷。其文化底蕴丰厚,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本文从
城市绿地休闲空间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当前学术界对作为“原生态”休闲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绿地休闲空间”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
《圣经》(The Holy Bible)不仅是一部基督教的经典著作,也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其教义和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圣经》不仅确立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促成了西方国家
提供了从1975年至今在北海采用的EOR(提高采收率法采油)技术的总结和指导原则.在北海已经采用的5项技术是注混相烃气、WAG(水气交替注入)、SWAG(水气同时注入)、FAWAG(泡沫辅
尽管当前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日益繁荣和成熟,但是以近代化理论为指导的中国近化化的研究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乃至缺失。比如在既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于中国近化化历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