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离子印迹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被用于各个领域的离子检测。其中,用离子印迹技术处理环境中重金属的研究发展迅速。离子印迹技术的选择性吸附,以及制备方法多样、简单等特性为微量离子组分的分离、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离子印迹整体柱在样品预处理方面优势更为突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及生物领域,用来分离结构相似的离子。在环境分析方面,因为印迹聚合物能够富集环境样品中微量或痕量的物质,并且具有特定的选择吸附性能,也为一些特定物质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的手段。本论文采用了原位聚合方法在色谱柱管(25mm×4.6mm)中合成了锌离子印迹整体柱,并且重点围绕影响吸附性能的致孔剂体系开展了优化,考查了不同复合致孔剂下合成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的吸附性能。(1)实验初步选择了8种不同的致孔体系:基于富集倍数为考查指标,以Zn(Ⅱ)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醇为溶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致孔体系:环己醇/十二醇;环己醇/十二醇/甲苯;甲苯/异辛烷;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十二醇;四氢呋喃/异辛烷;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分别合成八种不同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并测定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四氢呋喃/异辛烷、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十二醇/异辛烷/甲苯为致孔剂时,合成的整体柱富集倍数较大。(2)绘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锌离子的标准曲线,该曲线线性良好,为吸附量测定提供了快速检测方法。然后,以Zn(Ⅱ)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醇为溶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为致孔剂,合成锌离子印迹整体柱,考查了洗脱流速、洗脱体积、溶液浓度等参数对吸附与洗脱效果的影响。单因子因素考查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最佳洗脱流速为0.25mL/min;最佳洗脱体积为8mL;锌离子的最佳富集浓度为3mmol/L。(3)分别采用富集倍数较高的四氢呋喃/异辛烷、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十二醇/环己醇/甲苯等复合致孔剂,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优化了在一定体积范围内各致孔体系的最佳使用体积(mL)。结果表明:当四氢呋喃、异辛烷体积分别为0.7mL、0.9mL时,合成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对锌离子吸附量最大,吸附比重达到7.0379mg/g;当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体积分别为1.0mL、0.9mL、0.1mL时,所合成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吸附量最大,吸附比重为9.5270mg/g;当环己醇、十二醇、甲苯的体积分别为1.2mL、1.2mL、0.8mL时,所合成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的吸附量最大,单位吸附量为10.9162mg/g。用各致孔体系的最佳体积比例分别合成锌离子印迹整体柱,对其选择吸附性能进行检测。配制浓度均为3.0mmol/L的锌、镉、铅、铜混合金属溶液匀速流经整体柱,洗脱后检测其中各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整体柱对铜的吸附量都较低,甚至未被检测到,但三种整体柱对铅、镉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经对比发现四氢呋喃/异辛烷/甲苯更适合作为致孔剂,因为其对应的锌离子印迹整体柱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选择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