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自上个世纪70年代的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企业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竞争(生存)地位。相应地,作为融企业管理与会计为一体的管理会计学科,其理论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经济环境变迁的强大冲击。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即作业管理(ABM)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应运而生。近年来,作业管理也逐渐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当然,对于加入WTO以后的我国企业而言,研究企业管理、管理会计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承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拟探讨作业管理思想的运用以及作业管理思想对管理会计的影响。这种讨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作业管理思想在管理会计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的运用,即它如何支持着企业的战略管理;第二,在我国,管理实践发展,理论也发展。所以,另一个问题是“作业管理思想与管理会计发展的有什么关系”;第三,对作业管理思想在我国企业运用的思考。(一)作业管理在管理会计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中的运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绘制企业经营过程图,旨在确认核心经营过程和相关作业。一般认为,企业的核心经营过程包括市场研究(含顾客管理)、产品设计、接受订单、采购原料(含供应商管理)、产品制造、市场营销(含产品定价)、货款回收等,相关作业包含其中。2、以作业为基础的顾客盈利能力分析帮助对顾客进行战略管理。内容包括用ABM原理计算顾客成本以及顾客生命周期价值(CLV),然后依据CLV对顾客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顾客制订不同的战略。3、以作业为基础的目标成本规划,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作业预算(ABB)对目标成本规划的支持表现在:第一,产品的目标成本是依作业成本计算原理计算的生命周期成本(LCC);第二,管理作业以合理设置生产组装线和推动工程再造(RE);第三,“精确”地预计资源消耗量和取得、消耗方式,以至更有效地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4、在产品制造阶段,进行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控制,它主要表现在作业分析为适时生产系统(JIT)、弹性制造系统(FMS)、全面质量管理(TQM)、企业<WP=6>资源计划(ERP)等等指明了管理方向或者是落脚点。5、作业成本计算和以作业为基础的产品定价(ABP),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6、以作业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意在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经营过程保持一致。这部分以作业管理与经济附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的自然结合为例说明。最后从逻辑的角度——作业管理在管理会计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中的运用和历史的角度——作业管理思想与战略管理之兴起的时代和背景的共同点,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作业管理是一种基于作业、重视过程的、全面有效地支持企业战略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二)发展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作业管理思想应该是构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核心。作业管理思想引发管理会计学科研究的重大变革,也反过来表明,作业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三)对作业管理在我国企业的运用,涉及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鉴于作业管理在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加入WTO以后,面临着与西方企业类似经营环境的我国企业也有必要实施作业管理。本文还认为实施作业管理需要的组织和技术条件,有的已经或可以解决,如ABC软件,有的则可以与作业管理系统同步完善,如信息系统、会计系统等等。最后的建议是:作业管理可以在我国企业中逐步实施。当然,以作业管理为特征的管理实践发展必将引致以作业管理思想为核心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的重构。为写作本文,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意在以“系统的资料”支持对作业管理的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研究结果的特点在于:相关学者注重作业管理的成本管理思想,认为作业管理对成本会计的贡献很大;笔者发展前人的观点,认为作业管理超出了成本管理思想,而与企业全面战略管理有关,并提出将作业管理思想作为构建战略管理会计(重构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