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金发展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国家之根,国家的兴衰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密切相关,贫困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一国的发展。消除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在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现阶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会事业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扶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在中国西南的连片特困区,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要真正做到使农户长期脱贫并非易事。
  本文主要研究的区域就是中国云南省的边疆贫困地区,在这里想要仅仅依靠外力来使农户脱贫,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往往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连片贫困区的农户脆弱性较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之这里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和干旱时有发生,就更加提高农户返贫的可能。所以,想要实现长期脱贫,不能单单依靠政府扶贫补贴,激发贫困地区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如果缺少资金,那么将难以长期维持下去,贫困地区却通常面临着资金筹集难的问题。而产业扶贫基金能够通过吸收内源资金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等外源资金的方式为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注入资金活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贫困户的长期脱贫。
  偏远地区的贫困户要想实现长期脱贫,除了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本文便以贫困脆弱性这一衡量贫困的前瞻性指标,使用了VEP模型对云南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苗乡三七的所在区域文山州进行了细致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扶贫基金对贫困脆弱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农户选择参与政府的产业基金扶贫时,农户发生返贫的概率仅为当农户不参与产业扶贫时的一半左右。产业扶贫的带动能力也很强,不仅每年都会带领大量的文山州贫困户脱贫,而且还可以带动周围县市的农户脱贫,辐射效果明显。文章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于产业基金扶贫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第一,基金公司对投资企业的管理要做到细致合理。第二,产业基金所投资的地方龙头企业要加强对当地贫困户的上岗基础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参与乡村学校的投资建设。第三,地方政府要把防止返贫的政策、脱贫长效机制和返贫监测机制一并健全。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将贫困脆弱性与产业扶贫基金的发展相结合,在前人对贫困脆弱性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产业扶贫基金的发展对脆弱性的影响作用,这是金融扶贫工具成效的重要验证。此外,在资料来源这方面,作者与项目组一同深入实地调研,与地方政府、证券公司、企业、农户面对面地交流,从多个维度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材料。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创新是企业增加其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地位和增厚利润的源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控股股东的行为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方向和投入,那么研究控股股东相关行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成为学者近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股权质押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重要融资工具。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总市值为45816.8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06%。股权质押在以其盘活资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