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环境掺合料对混凝土水和气体渗透时变性的影响及机理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锈蚀是引起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潮差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耐久性问题更加严峻。混凝土渗透性是评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掺合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因此,研究模拟潮差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的渗透时变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已有研究结果,完成了暴露时间至1160 d后混凝土在自然潮差环境下的暴露试验,分析了掺合料混凝土水和气体渗透性的时变过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掺合料混凝土的水、气渗透系数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持续降低;水渗透系数和气体渗透系数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2.基于核磁共振法,跟踪测试了掺合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的主要参数;分析了掺合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参数及其时变规律的影响;分析了掺合料混凝土的宏观渗透性与孔隙率及孔径占比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潮差环境下掺合料混凝土的孔隙率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相同暴露时间后,掺合料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在孔径区间为100-1000 nm的孔径占比普遍减小,而孔径区间为0-10nm和10-100 nm的孔径占比则普遍增大。3.设计并完成了人工模拟海洋潮差环境下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暴露320 d试验,测试了其在不同暴露时间后的混凝土水、气渗透系数,并分别研究了两种渗透系数与时间衰减系数的关系;以核磁共振法跟踪测试了模拟潮差环境下试验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并分析了混凝土水和气体渗透系数与总孔隙率等孔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合料混凝土的水、气渗透性在暴露后期基本趋于稳定;相同掺合料混凝土水渗透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均大于其气体渗透系数时间衰减系数;混凝土的孔隙率随模拟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暴露环境因素对于掺合料混凝土孔隙率的时间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模拟试验暴露240 d和现场暴露360 d至520 d的混凝土渗透性及孔隙率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以热毒致内痈理论为指导,运用香丹通络止痛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辨证为气滞血瘀的患者,通过对心绞痛症状变化、中医证候变化等相关指标的观察,确认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行胰体尾切除术在近期临床疗效上的优劣。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对比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
目的:观察柴甘止悸汤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一点方向与经验。方法:将符合非器质性心脏病并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型
猪消化道类病毒性疫病是近年来生猪养殖生产实践中最为普遍和突出的疾病,已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高温酿造工艺,使其酿造微生物形成独特的生理代谢特征及机制,产生特殊的白酒风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酱香型白酒酿造体系中重要
叶片,作为用于涡轮机等设备能量提取的核心部件,在现代工业中为了最大化设备的性能,不断向着大扭转角、薄壁以及精度要求更高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方向使得叶片的加工过程需要在四轴及四轴以上数控机床才能实现,且常见的叶片加工方式,包括点铣、侧铣和翻面铣削在一些方面显现出了加工效率低等弊端。旋风铣削作为一种在螺杆加工领域广泛使用的高速高效加工方式,近年来与盘铣刀的结合为生产多类机械零件提供了可能性。本论文提出
空气预热器(即空预器),它是利用锅炉中燃料燃烧后的高温尾气加热进入锅炉前的冷空气,以降低锅炉热量损耗,并提高燃烧效率的设备。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锅炉机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受到了密封性能(漏风率)的严重影响。而本课题所研究的波纹板弹性密封组件(简称波纹板组件)则是众多空预器密封组件中的一种。波纹板组件的疲劳性能直接反映长期连续工作条件下其可提供的密封压紧力的变化,该压紧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空预器的漏风率,从
盾构法施工是当前修建城市地铁隧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已建的建(构)筑物的影响,这也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必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盾构开挖对邻近支护结构的研究有:理论计算分析法、室内模型试验法与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法等。经由附加应力计算公式求解盾构开挖的附加应力;以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土体损失产生的地层位移对锚杆、土钉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以Mind
自1981年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以来,经过30多年的探索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和分析不确定系统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而灰色预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处理,减弱其随机性,构建具有部分微分部分差分的灰色预测模型,描述系统信息累积的过程,从而预测了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灰色预测理论的发展,灰色预测模型的不断优化与拓展。同时,随着数据搜集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型
红树林位于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深圳市中心地带,忠实地记录着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本研究于2014年在福田红树林湿地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