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附41例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为DILI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到2016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41例DIL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用药史、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1)41例患儿男性22例,女性19例,中位数年龄2.33岁,以0~3岁婴幼儿为主(63.4%);(2)引起DILI的药物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联合用药(25例,61%),其中包括应用抗生素(22.0%)、中药制剂(19.5%)、解热镇痛药物(19.5%),其次依次为:抗结核药(9.8%)、抗癫痫药物(4.9%);(3)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肝脏肿大(53.7%)、神萎纳差(46.3%)、黄疸(34.1%)、呕吐(31.7%)、乏力(22.0%),41.5%的患儿无临床表现;(4)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80.5%),另包括胆汁淤积型(12.2%)、混合型(7.3%);(5)首要治疗是停用可疑药物,并予以保肝、退黄、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NAC的使用并未能显著缩短非APAP所致DILI患儿住院时间。结论: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易发生DILI甚至急性肝衰,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儿已发生明显肝损害而并无临床表现。呼吸道感染联合用药是儿童DILI的重要致病因素。首要治疗是停用可疑药物,并予以保肝、退黄、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重症者可行血液净化治疗。NAC的使用并未能显著缩短非APAP所致DILI患儿住院时间。因此在临床工作医师应充分了解药物副作用,准确把握用药指征,严密监测患儿情况,必要时需监测肝功能,以促进儿童DILI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DILI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中药注射剂系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随着中药注射剂(TCMI)在临床中应用越来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师指导诊治、判断病情轻重、评估疗效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