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i多层膜的激光诱导超快磁动力学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物联网等领域的兴起,使得大数据的应用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对存储器件的记录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传统存储技术记录密度已经到达了物理极限,基于通过电子自旋相干操作进行调控的自旋电子器件开始逐步发展,这些器件不仅可以解决高功耗的问题,还可以突破目前速度和集成度的瓶颈。目前在自旋器件中最具优势的是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且数据不易丢失等优势的磁性随机存储器件(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目前已研发出MRAM的第二代产品,是由电流直接驱动磁化翻转的自旋转移矩(Spin-transfer Torque)磁性随机存储器(STT-MRAM),它不仅能兼顾MRAM的性能,而且减少了附加写信息线和降低了翻转电流,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和节约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更高密度的磁存储。为了获得高密度、低功耗以及高稳定性的STT-MRAM,需要选取具有合适垂直各向异性强度、高自旋极化率以及低阻尼系数的磁性薄膜材料来制备自旋阀或磁性隧道结。本论文是基于上述背景开展研究工作的,系统地研究了影响[Co/Ni]n多层膜体系的垂直各向异性、进动频率以及吉尔伯特阻尼的物理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利用磁控溅射的方式系统地制备了一系列可调制垂直磁各向异性的Co/Ni多层膜结构,其结构为Ta(3)/Pt(t Pt)/[Co(0.3)/Ni(0.4)]n/Ta(3)(n为周期数,厚度单位为nm)。然后通过分别改变Co/Ni周期数n,Pt厚度t Pt和退火温度成功的对Co/Ni多层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PMA)进行了调制。实验上通过振动样品磁力计(VSM)获得样品的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等参数,计算其垂直磁各向异性常数Ku,再利用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TR-MOKE)测试系统研究[Co/Ni]n多层膜的Ku与进动频率,以及本征吉尔伯特阻尼0之间的关系。(i)当样品具有固定的t Pt,随着n的增加,我们发现Ku和0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相似变化行为。这种相似的非单调变化验证了PMA和α0同时与自旋轨道耦合系数有正相关关系。(ii)固定n不变,随着t Pt的增加,Ku表现出非单调变化行为。而0的值单调持续增加,这归因于自旋泵浦效应和界面粗糙度的增加。(ⅲ)同时固定n和t Pt不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晶粒尺寸的增大导致α0持续增加,表现出和Ku不一样的变化趋势。第二,我们分别选用Cu和Pt作为缓冲层,在不同的衬底上(Si单晶、玻璃、ITO玻璃、蓝宝石单晶和Mg O单晶)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Co/Ni多层膜,分别为系列一:Ta/Cu(t Cu)/[Co/Ni]6/Ta(nm)和系列二:Ta/Pt(6)/[Co/Ni]6/Ta(nm)。通过系统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i)对于系列一的样品,具有相同t Cu时,不同衬底的样品表现出不同强度的PMA,以玻璃和Si为衬底的样品Ku最大,甚至部分样品出现面内磁各向异性(IMA)分量,这是由于各衬底粗糙度和由晶格失配引起的应力不同造成的。我们利用TR-MOKE系统测量样品的磁化动力学过程,发现当固定t Cu不变而改变衬底时,超快退磁时间τD几乎保持不变,而瞬态磁化恢复时间和恢复率明显的被衬底所影响,并与衬底的导热率以及衬底与薄膜晶格匹配度密切相关。而对于不同的衬底,α0与t Cu变化导致的PMA强度变化和IMA分量增大具有强关联性。(ii)对于系列二的样品,除了Mg O衬底外,其余衬底的情况都显示出完全的PMA,其PMA强度与衬底的关系与系列一中相同Cu层厚度情况一致。由于几乎所有样品都具有完全PMA,更容易证明其τD和α0与衬底关系不大,但瞬态磁化恢复时间和恢复率受衬底材料强烈影响。以上实验结论为[Co/Ni]n多层膜体系在高密度、低功耗以及高稳定性的STT-MRAM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GCr15轴承钢是一种合金元素较少、具有良好性能的高碳钢,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轴承等机械零部件。由于轴承零件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在服役过程中长期受到周期性交变负荷的影响,甚至有时无法得到良好的润滑,导致表面很容易发生失效从而降低轴承零部件的服役寿命。因此通过强化研磨加工技术对GCr15轴承钢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改善其耐磨性能,从而达到延长轴承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以及磨
随着有机光电材料的不断发展,有机材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高性能的光电器件需要根据器件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特性的光电材料。对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来说,开发最佳匹配的给-受体光电材料,就可以实现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长期的器件使用寿命。而对于光电探测器来说,并不需要具有高光电效率的材料,而需要较高的响应特性比如高灵敏度、高光响应速度、宽光电线性范围和较低的噪声电流。同样,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商业生产中,新材料合成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微波多工器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微波多工器是将多个滤波器利用一定的匹配网络连接起来,因此它不仅具有单个微波滤波器的良好性能,而且还能够用作隔离元器件连接接收与发射系统。为了适应软件无线电技术对可重构射频前端的需求,对于多工器可重构化的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部分是基于阶梯阻抗谐振器的星点馈电结构
压气机是燃气轮机研制的核心之一,压气机导叶可调可以增加喘振裕度、提高非设计工况效率、改善燃机的起动和加速性,因而深入探究和研究压气机导叶调节规律具有理论和应用上的双重价值。本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两种方法以2.5级跨音速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0.6n工况不同背压下的可转导叶调节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3种导叶安装角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由于压气机内部流动本质是三维、黏性、非定常的,
细胞壁是植物、细菌、真菌细胞膜外的一层具有弹性的多糖聚合物为主要骨架的结构物质,对于维持细胞形态、抵御外界理化胁迫、调控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研究方法的建立已经相对成熟,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等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对于细胞壁超微结构的解析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然而,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在活体水平揭示细胞壁原始结构。本研究着眼于利用光学显微镜可对活细胞进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受到带宽限制、有限电池电量和动态拓扑等特性的影响易受到一系列安全攻击,尤其是虫洞攻击。虫洞攻击者通过对不在彼此通信范围内的节点建立伪造邻居关系并由此破坏网络功能。如何对虫洞攻击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测并删除网络中的伪造邻居关系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客户留言的价值逐步突显。从结构化、半结构的文本数据中获取高质量相关建议信息,呈现不可估量的商业发展前景。建议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文本分类的一个应用场景,旨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客户留言构成的自然文本,从而准确识别出哪些文本具有建议的属性,让商家聚焦这些建议内容,改进服务质量。本文从深度学习技术入手,探究如何建立有效的识别模型,如何利用文本蕴含的特征来增强建议识别模型的准确
二维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新颖的电、光、磁、热特性,在超薄、透明、高集成度的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二维材料及相关器件的研发中,探索新型的二维材料以及对其性质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器件将促进二维材料的实际应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二维SnS与SnS2的生长工艺参数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两大部分:SnS是一种高度各向异性的硫族化合物,在偏振检测方面具有
随着能源的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水液压技术正符合人们的期望,在有望取代传统液压技术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水液压介质来源广泛,难免存在各种杂质颗粒,这将对水液压阀造成冲蚀磨损,严重影响到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本文针对水液压技术中的冲蚀磨损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能量吸收、耐冲蚀材料和表面仿生结构三个方面对阀芯结构进行改进,运用仿真软件和冲蚀实验分析阀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实现目标的自信程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个性发展有重大影响。然而,当前对于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研究多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而且多为理论研究。因此,探索初中英语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