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在视觉传播领域,不断被曝光的造假事件,使得公众对照片的信任已经产生了动摇。这也使得探讨照片的真实性,成为摄影和视觉传播学术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是否还能相信照片?这一方面说明公众仍然对照片与现实的关联性有期望;另一方面,存在于照片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却因此得以显现。如何正确运用摄影语言,在照片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帮助公众理解这一语言,思辨照片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都成为一些重要的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作者以“数字时代照片对受众的视觉说服探究”为论题展开研究,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在数字时代新兴的网络媒体冲击之下,照片的传者和受众面对的问题以及如何形成照片信息传播的过程。一、既然确定了将照片的信息传播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即站在受众的角度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受众在接受照片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解码具有的特性,即为:受众接收照片信息是有选择的,他们对照片意义的阐释也是很开放的,更进一层的是受众往往会通过阅读而想象自己参与到照片的情景当中。通过这些研究得出受众对照片的解读是复杂的,这一复杂性使得照片的传者为了达到传播效果有可能从主观出发对照片做出调整。二、结合视觉形象符号学理论,研究传者根据受众的读图习惯和方式对照片进行编码,通过视觉形象的独特性、真实感和象征性以达到视觉上的说服。对经典的说服性案例进行分析,体现了传者对受众视觉上的说服并非传者单向的灌输或受众一味的接受,而是一种动态传播的交流过程。三、在数字时代,图片处理技术更加先进,同时也更加便捷简单,这不但体现在生产、传送和保存的效率大大提高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操作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在这一动态传播的交流过程中,视觉欺骗越发显现。作者结合了一些照片造假的案例,对数字时代的造假方式进行了归类,大致分为摆拍,对照片的篡改,有选择地展现和错误的图片说明这几种。这样的造假带来了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但同时,数字化的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的传播特性给了视觉传输链上的受众反证、监督照片的便利。四、数字时代,不但照片造假泛滥,同时照片的视觉内涵也越发复杂,站在受众角度,提高受众读图的能力则成了日益重要的命题。于是引入视觉素养的概念,为受众更好地应对数字时代的照片解读,给出提高视觉素养的策略和建议。总之,作者将主要使用视觉传播的相关理论,从视觉认知、视觉表征等不同角度分别论述如何辩证思考照片说服的视觉传播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视觉传播行为,也使照片更好地发挥强大的传播作用。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是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来思考照片的视觉说服这个话题,把照片的视觉说服看作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照片信息被收集记录下来,经过后期编辑,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最后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并获得受众的反馈。这种思路和过去将照片的真实性话题以静态的方式且只是局限在摄影领域的传统观念不同,从而得以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照片的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