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退煮酶DL-1和双氧水对聚乳酸/棉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对酶浓度、保温时间、pH值、温度及渗透剂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退浆率、毛效、断裂强力、白度值及化学需氧量(COD)值为评价指标,探讨各因素和双氧水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L9(34)正交实验评价影响前处理的主要因素,研究确定了不同因素及水平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工艺技术条件,提出了高效且低强力损伤的配方新技术. 通过对活性红CN.3B/分散红FB等5种混合染料在聚乳酸/棉混纺织物上染色性能的研究,探讨表观色深值(K/S值)随染色时间的变化趋势,绘制上染速率曲线;通过水洗沾色实验研究发现,各种分散染料对棉纤维存在沾色,活性染料对于聚乳酸纤维的沾色较轻,五种混合染料-浴法染色后的耐皂洗色牢度大部分都在3级以上. 通过研究不同化学结构的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匀染性、提升性、上染速度、移染性、染色牢度等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染料分子结构与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关系规律,为聚乳酸专用染料选择提供技术依据;研究发现偶氮类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优良,部分杂环类染料次之,蒽醌类染料染色性较差.研究偶氮、蒽醌、杂环类分散染料的有机性/无机性比值(IOB值)对上色率的影响,类似结构的染料随着IOB值降低,上染率呈提高趋势,适宜聚乳酸纤维染色的染料IOB值在0.8~1.2范围内;提高染色温度对染料上染率均有提高,其中偶氮类和杂环类的上染率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同类型染料在聚乳酸纤维的提升性顺序为:杂环类>偶氮类>蒽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