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面板门限模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资本结构问题便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此后,许多学者根据经济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放松MM理论的假设条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资本结构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对资本结构经济效果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更多地,公司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决定其财务风险,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对公司治理、公司绩效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和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外大部分文献仅对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线性关系进行研究,且得出了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并未就这一问题得到统一结论,因此资本结构与绩效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结构对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为资本结构与绩效间非线性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后文中的实证研究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选取2006年-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以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资产负债率小于56.30%时,公司绩效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当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并超过56.30%时,公司绩效与其呈负相关关系。  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现状,为改善其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绩效提出了建议,并阐述了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自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在国内率先成立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盯住以高资产净值客户为市场定位的私人银行业务,加紧速度跑马圈地,争取早日将私人银行打造成商业银
本文以沪深300股票指数以及中小板指数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ARCH(1,1)模型以及EGARCH(1,1)模型等实证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互联网和金融业连接在一起的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而作为业务模式之一的P2P网络借贷凭借其便捷的业务办理手续、灵活的交易金额、较低的借贷门槛和宽广的覆盖面等优势受到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青睐。2007年,拍拍贷在上海成立,成为了我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标志着P2P网络借贷正式在我国起步。随后,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速度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
基于大量的经验事例和学术研究,政治与金融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已被广泛接受。从政治地理角度进行金融研究是近年来对政治和金融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国外学者对此已进行了尝试,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