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调制的分子通信解调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网络是纳米级尺度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一项前沿技术。为了适配严重受限的尺度尺寸、物理结构和功耗的条件,研究人员提出了在物理层通过分子通信实现纳米尺度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分子通信是通过纳米机器释放和接收携带信息的特定分子,即信息分子实现信息传递。得益于分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已提出了多种分子通信方式。时间调制分子通信作为一种通过信息分子释放时刻调制信息的分子通信方式,具有信道特性明确、信息传输过程简单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性能难以评估、码间干扰成分复杂等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研究了时间调制分子通信中信道参数估计和信息解调问题,给出了相关信道参数的估计方法,分别对单符号和多符号时间调制分子通信解调方法开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时间调制分子通信中的信道参数估计流体环境信道参数在时间调制分子通信的调制解调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并在检测时间受限条件下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案。2.单符号时间调制分子通信的信息解调方案对于没有码间干扰的单符号时间调制分子通信,本文讨论通过均值估计和顺序统计量估计实现信息解调的门限特性与平均误符号率特性的闭合形式数学表达。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3.多符号时间调制分子通信的信息解调方案对于有码间干扰的多符号时间调制分子通信,本文提出通过计数统计量对信息分子的到达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贪心算法和后验概率迭代算法得到了低复杂度的最大后验概率解调方案,同时分析了调制参数对平均误符号率性能的影响,得到近似最优的调制参数。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是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实验管理员为辅助的网络化实践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辅助设备,随着嵌入式技术、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先进的、防范能力更强的安全防护系统了。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信息飞速膨胀,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由此得到关注。和基于文本的检索技术不同,它主要根据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底
语音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由于日常生活环境中噪声的存在,以及信道传输损失等等因素,语音质量往往会受到影响,我们所接收到的语音中所包含的信息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如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相关的数据,无需人工接触即可
在图像处理和分析中,边缘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图像边缘特性的检测与提取方法,一直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中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将车辆识别与边缘检测结合起来研究,可以让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是一项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对于非视距紫外通信而言,发送端的光信号经由大气的散射效应,通过非视距路径到达接收端被接收。这种非视距传输的方式,无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