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光温室因其良好的保温节能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蔬菜周年生产与供应,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经调查发现,在实际生产中,日光温室通风存在设计有待改进、机械化程度低以及环境控制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日光温室后坡整体开窗式通风温室(G1)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温室(G2),同时以前屋面顶通风式温室(G3)为对照进行试验。主要探讨不同通风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 不同通风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各环境因子有直接的影响。晴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和G2室内冠层平均气温分别比G3低3.8℃和3.9℃。阴天,各处理温光差异较小。G1、G2白天的平均风速分别比G3高0.04 m·s-1、0.06 m·s-1,G1、G2白天风速处于0.15~0.5 m·s-1的累计时长分别是G3的3.07倍和4.19倍。2. 不同的通风方式影响番茄的生长。与G3相比,G1、G2处理的番茄植株平均茎节间距小且茎粗大,株型好。G1、G2内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G3,而且G1与G3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G1和G2内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显著高于G3,各温室内番茄果形指数表现为:0<G3<G2<G1<1,番茄果实的硬度表现为:G1<G2<G3。G1和G2处理的亩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8.72%和8.27%。3. 通过建立可信度较高的CFD模型,深入分析了不同开窗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G3的气流运动轨迹短于G1和G2,对室内气流的有效扰动面积小,而且出风也不够顺畅,因此室内气温整体高于G1、G2。综合考虑日光温室温室内部的环境变化和番茄生长以及CFD模拟结果,G1的通风效果最好,即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通风,日光温室内温、光、风等环境更加适宜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