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三峡库区柑橘种植生产,作为西部山区重要的特色产业,其发展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但是,随处丢弃的柑橘皮渣严重污染土壤水体;肥料、农药施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利用重庆市三峡库区的调研数据和资料,探讨柑橘园区内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废弃物现有循环利用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废弃物的减量化、废弃物的再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为原则,对柑橘园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利用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最后,构建柑橘园区“柑橘、蔬菜、肥料、饲料、农庄”复合生产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对该复合循环利用模式各组成部分功能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发现,该模式对成功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减轻环境污染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基于减量化技术的废弃物循环模式的研究中发现,柑橘园区肥料使用不均衡及存在较大流失量等问题。另外也发现,园区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任意加大浓度、错误选择喷施工具以及采收前乱用药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减量化的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相关技术建议,并对采用减量化技术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本文针对园区雨水及废水资源的浪费现状,提出园区雨水和生活生产污水再利用技术,分别是屋面集蓄雨水与中水联用系统和雨水集水调蓄池系统,以及利用处理后的生活、生产污水灌溉园区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沼气。通过分析发现,该污废水再利用技术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环境效益,并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园区每年产生的50万吨柑橘皮渣多做填埋处理,不仅浪费资源,并且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经过分析柑橘皮渣的主要成分、含量,发现柑橘皮渣可以通过提取、发酵、堆肥以及青贮等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并且这些技术均能为园区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库区市场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三峡库区柑橘园区“柑橘、蔬菜、肥料、饲料、农庄”复合生产循环利用模式,并对该模式的两个子系统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从生产模式、组织方式、技术体系等三个角度进行了考察。同时发现,该复合循环利用模式的社会、环境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极具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