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互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在同伴互动的过程当中提高角色认知、摆脱自我中心、亲社会行为得到增加。同伴互动对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H市某公立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为观察背景,对幼儿同伴互动行为进行观察,从互动主题、互动类型、互动方式、互动情绪、互动结果五个维度对同伴互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共观察到649个互动行为事件。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同伴互动的年龄差异,并结合案例分析法对一日生活中同伴互动进行质的描述与分析。通过量化统计与质性角度分析来了解一日生活中同伴互动的特点,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并为同伴互动的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结果显示:幼儿同伴互动次数发生最多的是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同伴互动发生最少;幼儿互动频率,从小班到大班互动次数明显增加;幼儿互动主题中小班以中性互动、不友好互动为主。中、大班幼儿活动主要以中性互动为主。在同伴互动类型中以合作居多,协商次之,冲突最少;幼儿互动方式主要以语言加动作为主;幼儿互动情绪主要以中性为主;幼儿互动结果小班主要以接受和拒绝为主,中大班主要以接受为主。幼儿园环境、互动场地、空间的大小、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幼儿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因素、家长文化素养是影响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同伴互动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者对如何有效提高一日生活中同伴互动质量,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提供丰富的互动环境;第二,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方面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同伴互动的具体情景,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适当的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第三,优化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第四,构建家园互动,促进同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