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病作为国家二类疫病之一,一旦暴发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猪链球菌病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猪链球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微生物。荷兰和英国在上世纪中期已经确诊了猪链球菌为引起该病的病原微生物,此后又先后在亚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发现该致病菌,包括中国、越南、日本、泰国、加拿大和美国等。目前,猪链球菌病已公认是影响猪群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该疾病的感染给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群一旦感染了该病菌,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可高达20%,其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是脑膜炎,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死亡。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按照英膜多糖组分不同,可分为33个血清型。在我国,能够引起动物发病的血清型主要为血清型1、1/2、2、7和9型。其中,1型和2型已报道可感染人,严重者可引起病人死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猪链球菌2型是我国临床分离率最高、致病性最强的血清型,但近年来猪链球菌9型的危害也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重视。猪链球菌的病原诊断主要是在细菌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培养和生化等特性分析而实现鉴定的。由于血清型繁多,上述方法常常难以将致病菌准确鉴定至猪链球菌某一血清型,因此血清学方法成为型特异性鉴定重要手段。本试验以猪链球菌除30、31、33血清型之外的30个血清型菌株的对数初期培养菌为抗原,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清洁级新西兰白兔。当抗体滴度达到25以上时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然后通过交叉吸附试验去除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反应性。采用玻片凝集试验鉴定所制备的各血清型的抗体,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各血清型抗体凝集效价均在1:32以上,各型间交叉反应的凝集效价≤ 1:4,可以作为猪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标准抗体。2016年9月,山东某生猪养殖场暴发以脑膜脑炎为主要症状的疑似猪链球菌病,从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经血清学试验,猪链球菌PCR定型引物以及谷氨酸脱氩酶(GDH)鉴定为猪链球菌9型。建立小鼠感染模型,接种小鼠后能复制出典型的脑膜脑炎症状,表现明显的脑出血性水肿、脑部覆盖胶冻样渗出物为特征的病变。尤其,该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可达1.89×102CFU,证实为强毒株。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万古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比较敏感。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了猪链球菌各个血清型的标准抗体,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这为以后的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