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研究表明,mi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miR-206可能以雌激素受体作为靶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假设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iR-206对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通路的作用、miR-206与其靶基因的结合区域上的多个SNP位点变化的综合结果有关。本研究拟以miR-206为中心,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等对miR-206在乳腺癌发病及转移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并发现候选的高风险基因型,为临床预防乳腺癌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研究目的(1)分析miR-206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凋亡水平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探讨miR-20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2)通过基因多态性检测,研究miR-206与其靶基因的结合区域上的多个SNP位点变化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初步得出miR-206及其靶基因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中miR-206的表达水平。2.检测miR-206表达水平的高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凋亡水平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收集100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710例及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294例,获取外周血。4.提取外周血DNA,对miR-206与其靶基因的结合区域上的多个SN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5.对miR-206与其靶基因的结合区域上的多个SN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细胞内miR-206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同时MDA-MB-231细胞的miR-206水平显著高于MCF-7细胞。2.对于MCF-7细胞,上调细胞内的miR-206水平后,其生长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且凋亡水平升高,而下调细胞内的miR-206水平后,其生长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凋亡水平均无明显改变;对于MDA-MB-231细胞,上调或者下调细胞内的miR-206水平对其生长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凋亡水平均无显著影响。3.位于SULF1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3802278位点:隐性模型在乳腺癌患者及良性对照间有统计学差异(OR=0.663,P=0.032),同时AA与GG基因型的频数在乳腺癌患者及良性对照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倾向(OR=0.834,P=0.081)。对于ER阳性乳腺癌,AA与GG基因型的频数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OR=0.800,P=0.046);隐性模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OR=0.620,P=0.021)。对于HR阳性(ER阳性或者PR阳性)乳腺癌,GA与GG基因型的频数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OR=1.698,P=0.000);隐性模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OR=0.642,P=0.030)。4.位于PDCD4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12248739位点:GA与GG基因型的频数在乳腺癌患者及良性对照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倾向(OR=0.763,P=0.072);显性模型在乳腺癌患者及良性对照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的倾向(OR=0.782,P=0.085)。对于HR阳性(ER阳性或者PR阳性)乳腺癌,GA与GG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OR=1.295,P=0.045);AA与GG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OR=1.645,P=0.001)。5.位于NRP1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1044268位点:对于HR阳性(ER阳性或者PR阳性)乳腺癌,AG与AA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OR=1.973,P=0.000)。6.位于PRKCE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14138位点:对于HR阳性(ER阳性或者PR阳性)乳腺癌,AA与GG基因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OR=8.398,P=0.000)。7.位于RICTOR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66916453位点和位于TACR1基因与miR-206结合区域的rs881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之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R-206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miR-206与其靶基因结合区域上的多个SN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尤其是性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的发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