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作为动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习动机的研究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广泛开展。学习动机是指由学习需要引起的,激发、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制约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在美国高校学生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中,学习动机所占的比重为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充分表明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生的九个学习动机激发因素展开研究。这九个激发因素包括学业成就归因、知识价值观、自我效能感、目标意识、学习坚持性、教师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本篇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又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则主要介绍中职生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研究。首先提出“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中职生学习动机的重构,其次是详细阐述激发因素的确立过程,最后是激发因素的调查问卷编制。第四章从三大内驱力方面分别介绍中职生学习动机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五章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问题,给出提升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先给出结论,再说明本研究的不足,最后提出未来可以做的研究。本次调查了天津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21名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奥苏贝尔的内驱力理论,提出相应策略。主要提出如下策略:引导中职生形成恰当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树立合理的归因观、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完善知识价值观、拓展体验化教学、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换、强化中职生的目标意识、提高中职生学习的持久性。结合“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研究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提出增强中职生的学习动机的相应策略。为中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