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TRIB3-SQSTM1相互作用恢复自噬治疗肝纤维化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和酒精肝等多种急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理改变,其特点是肝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并破坏肝组织的正常结构,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在各种内、外致病原引起的持续肝损伤下,肝纤维化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是肝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诱发因素,也是引起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硬化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40%,生活和生存质量较差,临床对于防止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甚至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需求非常迫切。尽管近年来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依然没有彻底根治肝纤维化的药物和方法。因此,深入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药靶、开发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自噬是经典的细胞内能量代谢和自我更新机制,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抵抗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细胞器碎片和错误折叠蛋白引起的内质网应激损伤的重要效应机制,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机体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自噬功能异常往往会参与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肝脏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在正常肝脏中存在着低水平的自噬活动,当机体处于摄食限制和饥饿状态时,肝细胞自噬被激活,通过降解细胞内错误折叠蛋白和受损细胞器为其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并维持正常的细胞稳态。自噬功能异常与肝纤维化的发病密切相关,适度活化的自噬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TRIB3是Tribbs同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能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功能,有研究发现,TRIB3能够在肿瘤细胞中抑制自噬,妨碍促肿瘤相关蛋白的降解,促进肿瘤的发生。然而,TRIB3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却并不清楚。我们研究发现:在人的肝纤维化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自噬信号的异常现象,且TRIB3和自噬底物受体SQSTM1(sequestosome1/p62)在人肝纤维化组织中均高表达并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我们在胆管结扎(BDL)以及硫代乙酰胺(TAA)注射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发现,沉默TRIB3可显著抑制模型动物肝纤维化的产生,并在纤维化肝组织中恢复自噬活性。此外,在原代肝实质细胞中过表达TRIB3后发现,TRIB3与SQSTM1存在相互作用并阻碍SQSTM1与LC3的结合,这导致SQSTM1聚集体的积累并造成自噬下游抑制,从而使得肝细胞内出现大量待降解的自噬小体以及晚期内体。TRIB3在引起晚期内体降解阻碍的同时还使得内体组装与转运复合物核心蛋白TSG101无法正常降解,肝实质细胞中高水平的TSG101促进了富含INHBA/Activin A的外泌体分泌,进而引起肝星状细胞(HSCs)的迁移、增殖和活化。另一方面,HSCs在应激条件下也会高表达TRIB3,抑制SLUG等核转录因子的降解并直接促进HSCs的活化。α螺旋肽A2是从SQSTM1的UBA结构域上截取的一段多肽,我们将其与穿膜肽Pep2连接起来形成融合肽Pep2-A2,实验室的前期研究数据表明Pep2-A2与TRIB3之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利用α螺旋肽Pep2-A2打断TRIB3/SQSTM1相互作用可以恢复肝实质细胞自噬,促进晚期内体的自噬性降解,减少富含促纤维化因子的外泌体分泌,抑制HSCs活化,并在BDL和TAA诱导的动物模型中显著逆转肝纤维化发生。提示,针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多肽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其他文献
1月4日.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揭牌仪式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公务员局局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容易损害人的听力。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到摩托声8小时以后就会受到损害,如果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之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教育部首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于2015年到2017年在各省市以抽测方式进行,省市级监测迅速跟进并延续成常态,其中小学语文监测阅读题命制“交流并接轨”以九岁学生为对象的国际阅
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的,但发展中暴露出的诸如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萎缩、区域经济一体化受阻等问题值得人们关注。经济增长缺乏足够包容性、全球收入不平等加剧以及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