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至清早期是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较为成熟的阶段,到了康熙,更是发展到了巅峰,其题材丰富、数量繁多、工艺优良、风格多样,集教化、娱乐、寓意、艺术、叙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渗透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所映照出的女性生活,透视了明至清早期的社会性别意识形态。但目前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研究过于窄化和平面化,大多情况下只是围绕“仕女图”题材进行分析,或是作为人物纹饰的分支被简单一笔带过,因此重新审视和分析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探究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性别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论文就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进行研究,采用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了性别研究、图像学等研究理论,第一章对女性图像的主体构成因素——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分析,归纳为三种类型:民间妇女、贵族仕女、宗教仙女。第二章以女性题材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劳作场面、闺阁景象、春宫秘戏、历史传说、戏曲小说五个题材。第三章讨论了女性图像的其他构成因素——儿童、男性人物、女性物质表征以及这些因素所处的女性场所,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女性图像。第四章从展、观两个切入点对女性图像展开论述,“展”指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的展现方式,着重分析了女性图像的装饰性和叙事性,以及女性图像的构图方式,有单一画面和系列画面两种类型,其中系列画面的构图方式又涉及到不同画面之间的转换和衔接;“观”指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的观看方式,对观者、器型和女性图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分为固定型和移动型两种类型。第五章着力于阐述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所反映出的社会性别意识形态,从“礼”、“情”、“容”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明至清早期女性三种不同的生活情态以及身份认知,即规训女性、解放女性、消费女性。通过以上研究,力图勾画出明至清早期瓷器装饰中的女性图像所反映出的真实的女性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