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2000年、2006年两次会计制度改革为背景,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后的Basu模型,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变迁情况;并进一步从股权结构特征、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持股、财务透明度四个方面构建综合治理变量,从总体水平层面验证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7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在总体上是存在的,而且不同年度不尽相同:自2001年更为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来,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显示出稳健性特征,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强调,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司盈余稳健性的水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除受宏观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外,盈余稳健性还受到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在会计制度既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对盈余稳健性产生正向影响,内部治理水平越高,会计盈余显示出的稳健性也越强。与国内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没有从某个具体治理层面研究公司内部治理对稳健性的影响;而是更为全面的将不同方面的内部治理变量综合化,整体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提醒人们不仅应从外部层面关注会计制度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更应从内部层面关注公司总体治理水平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