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曲线分析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指标联合判读的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收集,运用ROC曲线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 curve),分析研究探讨动脉血乳酸、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判读对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及早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最大限度的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8月在我院未发生感染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早产儿随机选取42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确诊晚发型败血症的早产儿107例作为研究组。入院后对所选患儿进行动脉血乳酸、PCT、CRP、血小板(platelet,PLT)、白细胞(WBC)指标检测。对晚发型败血症组患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依据NCIS将患儿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为非危重症(30例),B组为危重症(34例),C组为极危症(43例)。依据患儿的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其中死亡组9例、存活组98例,分别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不同危重程度感染组、不同预后感染组之间动脉血乳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值的水平,评估各检测指标对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病情评估的意义并进行分析。所收集的资料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RP、PCT及动脉血乳酸对早期诊断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最佳截断点分别是10.05mg/l、0.53ng/ml、2.70mmol/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0.884、0.695,95%CI分别为0.819-0.959、0.814-0.955、0.576-0.814,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41,95%CI为0.894-0.989,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CRP、PCT及乳酸值,对于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病情更准确更可靠。C组动脉血乳酸、PCT、CRP值、病死率高于B组、A组(P<0.05);B组动脉血乳酸、PCT、CRP值、病死率高于A组(P<0.05);C组PLT值低于B组、A组(P<0.05),B组PLT值低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值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动脉血乳酸、CRP、PCT值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PLT值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乳酸、CRP、PCT与NCIS呈负相关(r=-0.707,-0.746,-0.839,P<0.05),动脉血乳酸、CRP、PCT与NCIS水平随着NCIS的降低而升高;PLT值与NCIS评分分值呈正相关(r=0.552,P<0.05),PLT值水平随着NCIS分值降低而降低。结论: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动脉血乳酸、PCT、CRP对于诊断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最佳截断值,联合检测可判读评估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NCIS评分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可更早、更准确的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以指导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高危因素并分析可能影响BPD早产儿发生肺外合并症的相关临床因素,寻求预防BPD早产儿肺
对于双龙,我想没有比“极度的前卫和另类”更加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车型了。不过,柯兰多绝对是个异数,它对于“前卫和另类”的诠释不再夸张,回归正常的外形设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相比冰雪或山路,沙漠行车的机会也许更小,但难度却丝毫不减,除了需要—定的驾驶技术外,前期的准备尤为重要。其中挖沙工具是必氙因为无论驾驶技术优劣陷车都将会是沙漠行车的一部
目的:评价Opalescence PF家庭美白系统漂白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名着色牙病例,并分为生理性黄牙、氟斑牙、四环素牙及变色死髓牙4个组,用Opalescence PF家庭美白系
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外越权行为的现象频发,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于其效力的判定存在不小争议,笔者通过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 94个较为典型的法定代表人对外越权行为效力认
[摘要]目的:采用乳晕切开式小切口微小硅凝胶假体组合隆乳30例,回顾分析临床手术体会。方法:乳晕下缘弧形切口,2.0~2.5cm,切至乳腺被膜并于其浅面向下潜行分离至乳腺下缘,沿乳腺下缘横行切开并分离乳腺后假体腔隙,严密止血,植入微小硅凝胶假体。结果:术后均无感染和血肿发生,乳房外形满意,无两侧不对称现象发生,切口瘢痕隐蔽不显见,无包膜挛缩复发,手感良好。结论:乳晕切开式微小凝胶假体組合隆乳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