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掺杂BaTiO3基陶瓷的电学性能及压电机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 Ti O3(BT)陶瓷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介电和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PTC热敏电阻、铁电随机存储器等设备中。然而,BT陶瓷在性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利用普通原料通过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的BT陶瓷难以获得大的压电性能,除非利用精细粉体与特殊烧结方法;其次,到目前为止,相变诱发的大压电机制为准同型相界(MPB)和多型性相变(PPT),在ABO3体系中是否还存在其它压电机制尚不得而知;最后,难以获得压电和力学性能俱佳的BT压电陶瓷材料。本文针对BT陶瓷存在的上述问题,利用普通原料和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i Al Si O4(LAS)掺杂的BT陶瓷(LAS/BT),Li2O、Al2O3及Si O2共掺杂的BT陶瓷(BLATS),Al N掺杂的BT陶瓷(Al N/BT),以及Al N与Si O2共掺杂的BT陶瓷(BATSN)。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A/B位、A/O位及A/B/O位三种共掺杂方式对BT陶瓷物相及组织的影响。利用铁电测量仪、阻抗分析仪、准静态测试仪及应变测试仪分别获得陶瓷样品的铁电、介电及压电性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和掺杂含量的BT陶瓷电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机制。对于LAS/BT陶瓷,Li+和Al3+离子倾向于在相同BT单胞中形成Li+-Al3+离子对,并取代A位Ba2+离子,并沿着[001]方向进行定向排列。Si4+离子对B位Ti4+离子的取代会降低由Li+-Al3+离子对择优分布诱发晶格畸变所产生的弹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LAS在BT中的溶解度。LAS掺杂明显改善了BT陶瓷的压电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当烧结温度为1350 oC时,7.5mol.%LAS/BT陶瓷获得最优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378p C/N,机电耦合系数kp=0.41,机械品质因数Qm=157。LAS掺杂改善了BT陶瓷d33热稳定性,LAS/BT陶瓷退极化温度Td≈120oC与居里温度TC值极为接近。此外,LAS的加入改变了BT陶瓷的相变行为特性,使得LAS/BT陶瓷具有类二级相变的特征,导致相变势垒高度降低。给出了Li+-Al3+离子对所产生的偶极矩(PD)在外加电场(Eext)下的响应机制,揭示了LAS/BT陶瓷的大压电效应的起源。在LAS/BT陶瓷研究内容基础上,针对Li和Al过量掺杂及Si过量掺杂的问题,对BLATS陶瓷的物相、组织及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Li和Al含量λ增加时,陶瓷样品的2Pr值增加。当Si含量增加时,陶瓷的2Pr值和2Ec值逐渐增加。适量的Li和Al过量掺杂及Si过量掺杂能够改善陶瓷样品的压电性能。在Al N/BT陶瓷中,Al3+和N3-离子分别取代了A位Ba2+离子和O位O2-离子并在同一单胞中形成Al3--N3-离子对。当Al N掺杂含量x≤1.5mol.%时,Al3+-N3-离子对倾向于垂直于c轴择优分布。当烧结温度增加时,Al3--N3-离子对择优取向分布越来越弱。1325oC烧结制备的1.5mol.%Al N/BT陶瓷获得最优压电性能,d33=305 p C/N,kp=0.33,Qm=135。Al N掺杂使BT陶瓷同时获得高压电和高力学性能。当烧结温度为1325oC时,纯BT陶瓷的d33值为140 p C/N,维氏硬度Hv为5.25GPa,而1.5mol.%Al N/BT陶瓷的d33值为305 p C/N,Hv值为5.9 GPa。Si O2掺杂有助于提高Al N在BT晶格中的溶解度。当x=1.5mol.%,y=1.5mol.%时,Al3+-N3-离子对获得最优的择优取向分布,此时陶瓷样品具有最佳的铁电及压电性能,2Pr值为20.0μC/cm2,d33值约为297 p C/N。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以涤/棉混纺纱为原料,进行表里换层组织织物即条格表里换层组织(AB型、ABBA型)、ACCA单双层联合组织、ABC多层混合组织的设计及试织。通过组织结构的差异赋予织物不同风格,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对硼碳氮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超硬材料进行结构预测和实验合成两方面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建立了六种稳定的B-C-N新结构和一种O-BN结构,并对其硬度和导电性进行预测;应
反应蒸馏技术是反应操作与分离操作相互耦合的产物,虽然它是一种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具有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与操作能耗的潜力,但是这种优势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