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阿扎霉素F5a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36元大环内酯抗生素,课题组确定其立体结构后,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活性,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受阿扎霉素F5a作用于抗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初步作用机制的启示,本论文采用电化学和腺苷酸激酶释放等方法,发现阿扎霉素F5a可损伤MRSA细胞
【基金项目】
:
5a的绝对构型及细胞膜磷脂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2015-2018,编号:81460529','0001','ApLJNybhrH-9KFRZ4dAaWaH8MzCi_eP-HmTv_tTXZb4Ery4SxyMvYw==');
">国家自然基金《新型抗MRSA天然产物阿扎霉素F5a的绝对构型及细胞膜磷脂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2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扎霉素F5a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36元大环内酯抗生素,课题组确定其立体结构后,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活性,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受阿扎霉素F5a作用于抗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初步作用机制的启示,本论文采用电化学和腺苷酸激酶释放等方法,发现阿扎霉素F5a可损伤MRSA细胞膜。随后结合以磷脂酰甘油和MRSA细胞膜脂质制备模拟生物膜,采用现代波谱、生物物理学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对阿扎霉素F5a抗MRSA细胞膜磷脂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电化学和腺苷酸激酶释放法,测定不同阿扎霉素F5a浓度作用下MRSA培养液的发光强度和菌悬液的电导率变化,结果显示其发光强度和电导率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性增强(P<0.05),表明阿扎霉素F5a可通过损伤MRSA细胞膜或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致使MRSA菌体内容物外泄,以达到杀菌的效果。2、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MRSA脂质和磷脂酰甘油干预下阿扎霉素F5a抗MRSA最低抑菌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其抗MRSA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MRSA脂质和磷脂酰甘油可干扰阿扎霉素F5a的抗MRSA作用,由此推断细胞膜磷脂为阿扎霉素F5a抗MRSA的重要靶标。3、构建不同含量阿扎霉素F5a的磷脂酰甘油模拟生物膜或MRSA细胞膜脂质提取物模拟生物膜,采用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ATR-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等现代生物物理学技术,深入研究阿扎霉素F5a抗MRSA细胞膜磷脂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阿扎霉素F5a同时作用于细胞膜磷脂的极性头部界面和疏水性尾巴的脂肪链。4、构建两个体系对阿扎霉素F5a作用于细胞膜磷脂的分子机制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阿扎霉素F5a环区与MRSA细胞膜磷脂极性头部界面区域存在强烈的结合作用。同时,阿扎霉素F5a胍基侧链与磷脂的脂肪链相互作用,引起细胞膜发生有序性紊乱,从而导致细胞膜稳定性减弱,流动性增强。阿扎霉素F5a抗MRSA的作用靶点为细胞膜磷脂,其分子机制是通过阿扎霉素F5a的内酯环作用于细胞膜磷脂的极性头,然后胍基侧链插入磷脂双分子层中,从而导致MRSA细胞膜的受损,内容物外泄,最终介导MRSA细胞膜的自溶。
其他文献
为了解粤西北地区桂花资源情况,采取抽样地点调查和样方调查法对该地区的连州、连南、阳山地区的桂花资源进行了调查。在对粤西北地区桂花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四季桂品种不能结实,但有的品种具有结实性能。为了解四季桂生殖特性研究,通过定点观察、石蜡切片、杂交授粉等方法展开研究,以期了解调控四季桂结实与不结实的内在机制。为促进南亚热带地区桂花的应用和产业发展,为桂花资源分布及演化,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在提高作物单产的同时,又因长期不合理的高量投入导致农田氮盈余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氨挥发是氮素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降低了氮肥利用率,还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环境安全。红壤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坡耕地是红壤区重要的用地类型,降低红壤坡耕地的氨挥发损失对维系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花生是红壤坡耕地的夏季主栽作物,种植
樟树(Cinnamomum bodinieri)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绿化树种,因其树姿雄伟、冠大荫浓而常在城市中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使用。在南昌市现有行道树中,樟树的应用最为广泛。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是一种能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的微生物类群,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矿质养分吸收、增强植物对外界不良环境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汽车保有量增加,城市土壤中由于
本文以在中国分布的所有竹类植物,共计34个属538个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功能群类型:地下茎类型(丛生、散生和混生)、出笋季节(春、夏、秋、冬)、特有性分布(304个中国特有种)与不同功能性状数据: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据中国竹类植物的标本记录确定每种竹类植物的分布中心,结合分布中心所对应的气候与土壤等环境数据来分析中国竹类植
甲基萘醌(Menaquinone,MK)为一类脂溶性K族维生素,具有促进血液凝固、预防骨质疏松、治疗精神性疾病等重要生理活性,为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营养成分。传统合成方法为化学合成,面临产量低,副产物多,反应要求高等缺点,而利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甲基萘醌,具有产量高及耗能低等优点,本文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为菌株生产甲基萘醌,建立了一种化学导向筛选甲基萘醌菌株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1、对甲基萘醌标
直播稻作为一项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但是双季直播季节矛盾突出,早稻直播苗期易遭受低温侵袭,晚稻直播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影响产量与品质。本研究通过收集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规模推广的水稻品种,筛选适宜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直播的早稻耐低温品种;研究了苗期低温条件下肥水措施对双季直播早稻生长发育与晚稻抽穗扬花期寒露风条件下化学调控措施对双季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挖掘水稻耐冷性与耐淹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为阐明水稻耐冷与耐淹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以籼稻品种昌恢121为背景亲本,粳稻品种越光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e lines,CSSL)群体,对三年两地(2015年南昌、2016年三亚、201
以常规稻中嘉早17、杂交稻荣优308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种量的方式塑造不同的机插均匀度群体,同时以手工均匀栽插为对照,研究不同的机插均匀度群体对分蘖成穗、光能利用、物质生产以及产量形成方面的影响;以常规稻江早361、杂交稻荣优308为材料,设置两个氮肥处理及三种不同的栽插株数与苗数配置处理,在保证基本苗一致的条件下研究减苗增密对分蘖成穗、光能利用、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淡紫灰链霉菌X33(Streptomyces lavendulae X33)为本实验室从柑橘根系土壤中筛选获得,前期研究表明其发酵液含有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等多种真菌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小分子组分。该组分无毒、极性较强,且易溶于水,在柑橘采后防腐保鲜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在建立活性组分检测方法基础上,对菌株发
乙型脑炎病毒(JEV)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在自然界最重要的贮存和增殖宿主。我国是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是GI、GIII和GV,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GI已成为主要的基因型。JEV感染母猪可引起仔猪脑炎和种猪繁殖障碍等,造成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JEV感染引起每年约14%的人死亡和约30%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