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及其脏腑间的相关性,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在COPD辨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合格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对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患者的调查,得出其中的证候规律和脏腑相关。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在急性期中,以痰热蕴肺为主要证型,其与外感为主要诱发因素,而广东的湿热内蕴天气有关,感受外邪后容易入里COPD为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人平素有较好防范意识,在感冒初期常自行给药,故就诊时病情已有所延误,表现为痰热的征像。2.缓解期以肺脾两虚为主要证候。肺脾两虚患者常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咳嗽频率、咯谈量均较缓解期其他证候增多,在咳痰喘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体现,而肺肾两虚患者常伴有潮热、舌红少苔、颧红等症状,在咳痰喘中以喘促为主要证候体现。3.单纯性的脏腑证候较少,主要以复合证型为主,随着病程进展,肺虚到脾虚、肾虚的发展过程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而脾虚在COPD中体现气的消耗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肌体失养及宗气不足的症状,而肾虚主要以肾阴消耗为主要体现。4.淤血证候常长期存在COPD病人当中。肺与心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且主治节而朝百脉,肺气失宣,呼吸不利,宗气生成不足,从而影响血脉运行而为瘀。通调失职,痰浊由生,痰凝血脉,痰瘀互结,闭阻肺脉,更可加重病情,致使该病病深至痼。结论:五脏相关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载体,从中得到体现。在本次调查中,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脾脏、肾脏、心脏等各个脏腑损害,体现了五脏相关。存在的不足和展望:本研究由于样本量仍然有限,病例来源单一,个别病人多次入组,病例仅跨越某个季节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研究结果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但本研究为973子课题一部分,其大课题已经开张了多中心、大样本的系统性研究,可待其结论出来后再进一步验证。